• 10

4萬碳纖open框選擇

大家好,最近又在找輪組了
希望的是碳纖open框,預算是4萬,用途是爬坡70%的全能輪,重量越輕越好
因為有了C24和cosmic SLE有時候想說找個較全面的輪組可以不用換這麼勤(還得換煞車皮==)
能然希望open框...起碼可上克破變成半無敵狀態, 管胎還是太過麻煩
還有重點...希望有黑邊,板高30~40

目前有考慮的是:
1. giant SLE0 30mm碳纖open框
DT240S, DT一級扁剛絲, 2年燒框保固

2. VISION Metron 40
胖胖框看起來舒適性很優, P.R.A.預壓系統降低轉動阻力

3. REYNOLDS THIRTYTWO 32
DT240S花鼓, 雷諾框體

4. 航翊45C PRO+SLN
燒框終身保固,板稍高

5. 手邊輪
DT240S, DT一級扁剛絲,板高應該會找33或38(差異大嗎?)

以下為鋁框,因網友推薦不怕燒框選擇
5. Mavic Ksyrium SLR
可惜是低框,但重量剛性煞車很優異

6. Shimano Dura-ace 9000 C35
唯一沒有黑邊的...其實我很想要黑邊阿~

或是有其他的建議也請不吝推薦 謝謝

====
最終選擇的是VISION Metron 40
外胎搭配Panaracer 25C外胎 前輪90psi 後輪100psi 舒適度一拜
放一下目前最終照~這個版高還真的不錯看

4萬碳纖open框選擇
4萬碳纖open框選擇
4萬碳纖open框選擇
4萬碳纖open框選擇
4萬碳纖open框選擇
4萬碳纖open框選擇
4萬碳纖open框選擇
4萬碳纖open框選擇
4萬碳纖open框選擇
4萬碳纖open框選擇
4萬碳纖open框選擇
2015-08-09 0:56 發佈
爆預算可以嗎?可以的話,推下面一組輪組:

Mavic R-sys SLR OPEN胎框 登山神輪 1295克
看您的需求,我建議可以買碳框然後改成無內胎方式,連克破都不用裝,路感比open胎好,又不用怕管胎難補的缺點。

這篇給你參考一下。
http://alancycling.blogspot.tw/2014/04/blog-post.html#more

franklin523 wrote:
大家好,最近又在找...(恕刪)


都已經有C24和cosmic SLE了

還是多嘴一下~~上管胎吧你會愛上那種感覺的

出門帶瓶可以打氣兼補胎的補胎劑5分鐘搞定

真的很倒楣破很大補不起來 我想即使裝了克破也是沒用

tinyallen100 wrote:
看您的需求,我建議可...(恕刪)


G牌的可以裝無內胎
考量到用料和保固
目前是第一選擇
R-SYS之前有想過
但是平路就GG了
舊版Zipp……還有可能
試找找
個人經驗...不建議用碳纖open框, 很容易燒框, 除非你都不下滑的

要open就選鋁框, 四萬可以買到r-sys還有找了; 如要全碳, 還是選管胎框吧


Sizemore wrote:
個人經驗...不建議...(恕刪)

想請教,為何open碳纖框會比一般管胎框來的容易燒框呢?
之前好像也聽過這個說法,但是似乎都沒有甚麼理由...

B50651 wrote:
舊版Zipp……還有...(恕刪)

ZIPP暫先不考慮...價格實在是過高...
攝影.音樂.閱讀.單車.APPLE
要open就買鋁框,要碳纖就買管胎框。 非常不建議open carbon.....
不需要理由,
Open 碳框一燒框,大家的回應是,早就說不要用了吧!

Tubular 燒框,回應是,煞車技巧不好。

鄉親啊,公平嗎?

樓上建議別買open 碳框的,說open碳框比較容易燒的,
有幾個真的有過open碳框?
今天聽了或看了,明天就變成自己的經驗的車友實在太多,公平嗎?

所有的框都有優缺點。
別像名嘴一樣盲目的攻擊open碳框

我是擁護者,長距離平路,通勤活動,不爬高山

38mm高的全碳open輪,實測才1250g
2萬不到,一年多騎了快一萬公里了,狠好用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