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十速變把搭8速後變可行嗎?

各位先進,這個疑問已在心中很久了!
後變的每段變速是靠變把控制行程,因為八速後變跟十速後變的工作行程一樣(應該是這樣吧?),那十速變把搭8速後變就可以升級成10速嗎?(當然前題飛輪要換10速的),希望各位先進能替小弟解惑!
2015-04-02 19:47 發佈

street_bank wrote:
各位先進,這個疑問...(恕刪)


shimano的公路車可以, 登山車不可以~
JS傑森 wrote: shimano的公路車可以, 登山...(恕刪)

J大!了解~謝謝
可是登山車的變速做動原理跟公路車的不一樣嗎?

street_bank wrote:
J大!了解~謝謝可...(恕刪)


10速登山車系統拉線比有改,
無法混搭!
跟理盲講理~黑人問號!?

street_bank wrote:
各位先進,這個疑問...(恕刪)


我有裝過,後變是2300,飛輪TIAGRA4600(長度和8速同,不用墊片)變把105,
鍊條拿9速來湊,
可用,但第2~10間會有某幾速騎起來沙沙的,
我認為可用是可用,若通勤車不計較,
但還是用同速的後變會比較好
OKㄉ啦
塔普曼 wrote: 我有裝過,後變是2300,飛輪TI...(恕刪)

因為想用省錢的方式把齒比變密一點,才有此想法,看來還是先存錢,上5800了!
塔普曼 wrote: 我有裝過,後變是2300,飛輪TI...(恕刪)


9速與10速鏈條寬度差不少,
要混搭建議也別用更低速別的鏈條,
後變每次換檔移動的距離,是由變把內的棘輪控制,拉線量再乘上後變的槓桿比(actuation ratio,也叫拉線比pull ratio)就等於飛輪齒片之間的距離。

舉例來說,Shimano以前的後變無論是幾速系統、公路或MTB,都使用固定的槓桿比1.7,所以拉動變速線1mm會讓後變橫移1.7mm。Shimano 公路車10速變把每段拉線量是2.3mm(平均值),10速飛輪齒片間距是3.95mm,後變的槓桿比是1.7。知道這些數據,就可以估算後變每次的移動量,2.3mm x 1.7 = 3.91mm(拉線量是實際量測的結果,槓桿比是平均值,所以計算結果和實際的3.95mm有一點誤差),和飛輪齒片間距相符。也就是說,因為Shimano 10速以下的後變都是同樣的槓桿比,所以可混用,變速不會有問題。不過8速後變的導輪稍微厚一點,10速鍊條的運轉聲音可能會比較大。

Shimano傳統上是用1.7的槓桿比,不過較新的系統會使用不同的槓桿比,後變的槓桿比不同就不能混用了:
.MTB 10速(Dyna-Sys): 1.2
.MTB 11速: 1.1
.Road 11速: 1.4 (剛發表的Tiagra 4700雖然是10速系統,不過後變看起來和9000/6800/5800很類似,應該也是1.4的槓桿比)

Sram後變的槓桿比:
.MTB "1:1 actuation" (7~9速系統): 1.1
.Road、MTB "Exact actuation" (10速系統): 1.3
.MTB "X-Actuation" (1x11系統): 1.12

變速系統相容性的參考資料:http://blog.artscyclery.com/science-behind-the-magic/science-behind-the-magic-drivetrain-compatibility/
givemelightbike wrote:後變每次換檔移動的距離,是由變把內的棘輪...(恕刪)

G大!超詳細的解說~讚!
收藏啊,
找零件超有用的

感謝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