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ys slr 升級到 ccu的差異

入手r-sys slr以後,也比了幾場比賽,台中大三元,武嶺,新的陽金3p, 其中最輕鬆的竟然是武嶺,最後天堂路還有力氣抽車衝刺,然後另外兩場上上下下的,第一場台中第三座山抽筋,第二場剛剛好在抽筋邊緣抵達終點,好奇的是如果一直爬坡的武嶺,騎起來反而輕鬆一點,這是因為輪組特性? 還是上上下下需要一些技巧? 平常都是拿宇老這種一直爬坡的來練習,這也有差異嗎? 小弟成績普通,挑戰賽大概在1/4左右名次,如果每個補給站都停下來拉筋吃喝休息,成績會在1/2左右。最近很多二手的在出ccu, 想說跟slr的升級之處會不會是對於上上下下跟平路有更明顯幫助? slr平路我大概只能獨推到35巡航,再多就是撐不久。不過爬坡真的輕鬆,對我休閒組來說真的不錯,破胎時候也很好換胎。會想升級是因為之後想比更長途的中央山脈挑戰賽或是雙武爭鋒,我是不愛騎平路,所以應該是對上上下下的類型來討論
2014-12-14 9:28 發佈
ponfon lin wrote:
入手r-sys sl...(恕刪)

又在01上見面了!
CCU的表現當然比較全面,爬坡不輸R-SYS,平路也能發揮板輪的優勢,剛好彌補R-SYS最弱的部分
CCU的缺點就是怕長下坡可能會燒框,管胎也有騎乘中後勤的問題,不然真的不錯
這種馬車輪要注意偏擺的問題,偏擺嚴重的話,騎的時候沒感覺,煞車時心中只有一個"E04"字
我最糟糕的決定就是買到一個偏擺嚴重的LW(全新品),騎的時候很爽,煞車時真是E04到天邊,但我的CCU表現就很好(運氣好?)
呵呵,ccu不是後輪有機制可以調整偏擺嗎? 這好像是他的一個優點,那丘陵地形的表現不知道如何呢? 速度會不會掉很快呢? r sys我已經習慣一直踩迴轉的騎乘方式,之前騎race這種比較重的輪組,在菁桐到十分這種地形會有比較好維持速度的感覺,但是陡坡長坡當然是被r sys巴假的,但是平路丘陵還有比較好維持速度的感覺。
至於刹車邊,ccu沒有跟slr一樣有特殊處理嗎? 還是有燒框的疑慮阿?

此外,ccu的討論真的不多,是這個價位的碳纖維板輪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嗎?




109633cp wrote: 又在01上見面了! CCU的表現當然比...(恕刪)

ponfon lin wrote:
呵呵,ccu不是後輪...(恕刪)

平路CCU速度不會像R-SYS掉那麼快,高速還算好維持
CCU就是碳框,沒特殊處理,以前曾聽說有燒框災情
其實騎碳框,我覺得可以考慮手編輪,壞哪換哪,比較容易處理,選好的花毂,表現也相當好,直逼高階廠輪,花費卻差很大
一體式廠輪,真的有大陸用語"一次性"輪組的感覺,跟框體有關的壞什麼幾乎都沒救
先定義出上上下下的類型
是不斷起起伏伏的丘陵地
還是像陽金3p這種


除了煞車以外
CCU性能面是全部大於R-sys slr的
更輕 更硬 破風能力更好
加上管胎本身也有優勢
大部份的情況下是更有優勢的
丘陵地這種混合路線
這種表現全面的輪組更是吃的開

如過是陽金3p這種上下坡長又陡的路線
就還要考慮個人的下坡技巧了
畢竟一個是煞車性能有限的碳框
一個是市面上煞車性能最好的鋁框
落差算蠻大的




ponfon lin wrote:
r sys我已經習慣一直踩迴轉的騎乘方式

補充一下CCU的騎乘感,其實起步後一直加速到超過30km感覺都和R-SYS很像,就是很輕快,有多少力踩,速度就能很快帶出來,只是踩踏力道減緩後R-SYS速度就掉很快,CCU還能維持較長的時間,當然仍遜於較重的板輪
你如果可以習慣R-SYS一直踩迴轉的騎乘方式,CCU對你來說會很適應,整體速度上應該也會快一些(我騎同樣路線85km,CCU可以快R-SYS約7分鐘)

ponfon lin wrote:
slr平路我大概只能獨推到35巡航,再多就是撐不久。不過爬坡真的輕鬆,對我休閒組來說真的不錯,破胎時候也很好換胎。會想升級是因為之後想比更長途的中央山脈挑戰賽或是雙武爭鋒,我是不愛騎平路,所以應該是對上上下下的類型來討論


您已經告訴自己答案了, 就是R-sys slr繼續用
長下坡, 別拿生命開玩笑
CCU就是全碳小板輪,風險就是比較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