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美國一間自行車outlet店買的,2012年版的定價美金$975,Outlet價$700,我殺到$630成交。店員說2012跟2014年版的差異不大,就是變速的按鈕地方有變,這我不是很在意,反正我也不是拿來競速用的,也沒那麼專業,車體顏色我喜歡而且車身很輕,比我之前騎登山車快多了,目前手把還不太習慣,還需要慢慢適應。我在猶豫要不要做 bike fitting,2小時服務收費$150,他們會拿工具來量角度。買車時店員有做一些基本的bike sizing服務,幫忙找適合我尺寸的車,但似乎bike fitting是更加精準的調整服務,我看了國外很多論壇幾乎每個人都認為如果付得起就去做,但我的踏板只是一般的,目前還沒打算進階到卡座踏板,所以腿的彎折角度,在踩踏上的踩點等就沒辦法固定,這樣的話bike fitting還值得去做嗎?
如果車架大小沒買錯的話,自己做fitting也很好玩, 第一步就是調坐管/椅墊高度,這個就爬文一下,總之要夠高踩踏效率才夠.再來是椅墊要不要往前調整, 會造成騎乘時會不會太趴的問題. 椅面的角度跟屁屁舒適度很有關, 邊調邊試很有感的.核心肌群練起來後, 就可以更趴一點, 初學就沒辦法...真的怎麼調都覺得太趴, 請店家加墊圈, 把龍頭提高 ( 我看 樓主的 Synapse 已經夠高了, 似乎跟椅墊沒落差)也可以安裝輔助煞把, 放在休息把位就可以煞車了,價格也很便宜, 雖然不帥, 但真的很舒服 ...最花錢的就是換個短的龍頭... 除非買到太大的車架, 否則這個 option 放到最後再試好了..自己覺得, fitting 調整的範圍都是 << 2cm , ( 除了一開始的坐管高度), 會隨著核心肌群的狀況, 每個人的最適範圍有些小小的差別. 這就是有些 fitting 要測量車主的柔軟度/肌力來調整的原因.所以還是自己來會最有感.
我加裝了半圓形擋泥板、窄版車後架http://www.axiomgear.com/products/gear/racks/streamliner-series/相容的行李包http://www.axiomgear.com/products/gear/bags/randonnee-series/randonnee-aero-20/(買價比定價便宜多了)公孫燁 wrote:上週入手同一款,灰白...(恕刪)
很多人會搞混sizing跟fitting買車前做的是sizing,這是免費的服務,店員會看你的身高體型還有試乘結果建議適合的車架大小與車款,坐墊幫你調一下高低位置這樣。車架尺寸買錯的話,之後的fitting怎麼調整效果也不好,車架尺寸買對最重要。買車後做的是fitting,fitting就是進一步根據個人狀況調整車子,目的是為了騎乘舒服並預防傷害,這是收費服務,通常需要2-3小時,fitter(技師)會使用各種工具、儀器幫你測量並調整車子,過程非常的仔細,有時可能有些車體零件會需要換掉,畢竟成車大量出產不見得可以在每個部位完全適合每個人的狀況,比如有人天生肩膀較窄,但把手握起來太寬,就得換窄一點的把手,或同樣身高的,有人上半身較長但腿較短,有人剛好相反,還有手的長度也不一樣,騎車時往前彎延伸的角度跟長度就不一樣,技師很多時候是在根據長度、角度、身體彈性等在調整車子的設定。這個沒辦法自己做,除非你有辦法在一邊騎在車上一邊還測量各種長度、角度、腿部畫圓的動作。通常售後服務就是1年內可以隨時回去再做fitting不用收費,這樣就可以根據身體狀態調整車子。JWU0555 wrote:怎麼跟我的觀念相左了...(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