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本書
概略是說運動的時間比強度重要
例如慢跑10公里
若以40分鐘分鐘跑完(強度較高),跟以80分鐘跑完(強度較弱)
後者80分鐘所消耗的熱量是比較高的
那麼以單車舉例的話
假設我騎單車運動的時間只有30~40分鐘
那麼高強度跟低強度,同樣的時間下,應該還是高強度所消耗的熱量較多嗎?
(慢跑若同樣10公里也用高強度跑80分鐘,應該還是比低強度80分鐘所消耗的熱量高??)
因為書中提到短時間的運動,消耗以醣類居多,長時間的運動消耗以脂肪居多
而且比例差很多,也就是強度越高,反而是消耗醣類而非脂肪
所以30~40分鐘應該算短時間,高強度的運動會比低強度還不利於減重(減肥)??
低強度的運動(有氧運動)則是平均心率在60~80%左右而時間較長的運動。而低強度的運動在前10~15分鐘所消耗的能量其實也來自於肝醣,之後有氧的循環才會漸漸由脂肪甚至蛋白質的代謝轉化成運動所需的能量。(所以過長時間的有氧運動不只會消耗體內的脂肪還會消耗蛋白質,也就是體內的肌肉組織)
而藉由運動來進行減重(肥)其實最主要的不是運動當下所消耗的熱量,而是在運動後可維持數小時甚至數天的提高體內循環與代謝。這就是爲何很常聽到運動要30分鐘以上,一週三天的原因。
另外也要看您所追求的是減肥(脂肪)還是減重(水分),如果是減肥,前陣子很流行的低碳高蛋白質飲食個人覺得對於減脂成效蠻好的,不過最好是搭配體脂計監控,因為該飲食法也會快速減少體內的水分,讓您有快速減肥的錯覺,體重下降是假的,量出來減少的脂肪才是真的。
以上只是個人心得與淺見的分享,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