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vic Cosmic SLR與Maivc Cosmic 40C的差異性

小弟使用Mavic Cosmic SLR非常愉快
騎個瘋系列600K以上輕輕鬆鬆,認定是個人在騎乘長途的最佳組合

只是最近有個壞人,要收購我的Cosmic SLR,且提出Cosmic 40C交換計畫
我該與他交換嗎?
Cosmic SLR與Cosmic 40C騎乘上的比較為何?
希望有實際騎乘經驗的前輩不吝賜教
2014-06-07 21:51 發佈

ccchenzj wrote:
小弟使用Mavic ...(恕刪)


連Mavic SLE和SLR 同時都有的車友己不多
要知道SLR和40C的差別的車友應該很少
另外
您的SLR也想賣太久了吧

我沒有想賣,我用的其實很愉快
市集那邊早就下架,是因為同時間有Cosmic SLR與R-SYS SLR與新款跑0,才先掛Cosmic SLR賣賣看
因為要升級Dura Ace9000,考慮到輪組多了些,想賣一組來做變速器升級
所以後來是把R-SYS SLR賣掉留著Cosmic SLR與跑0

只是有車友提出40C交換條件,讓我有點心癢癢的
我也相信同時擁有Cosmic SLR與Cosmic 40C的車友很少,畢竟定義接近
但騎過Cosmic SLR的車友應該會有人騎過Cosmic 40C,甚至交換過40C
因此在此求前輩經驗分享
我沒用過40C,但用過SLR和CCU,我才不想換
SLR是很特別的輪組,除了重量不算輕,陡坡吃力點之外
下坡 平路 視覺 耐用度都通吃
樓主有了R-sys slr 連陡坡都不用擔心了
何必去換重量輕沒多少,煞車沒比較好,視覺效果也一樣的40C?
就算要來組新玩具也選個管胎框來玩看看.

誠心建議出掉跑零
cosmic slr + r-sys slr 通吃所有場合
durace 也先別上,除非想體驗電變版,不然只有外觀看起來爽一點
預算留著給下一部車,或是買功率計,甚至是更好的人身部品都比較實在.
樓主,那你跟朋友先借40c試騎看看,再說吧

很多人用過COSMIC SLR之後,很多輪組連看都不看了....
wayne1739 wrote:
我沒用過40C,但用...(恕刪)


非常感謝您的意見
再次請教,CosmicSLR與CCU的騎乘差異
在平地巡航,丘陵地慣性,陡坡時抽車的正向剛性,下坡的側向剛性,以及剎車性能
兩者皆留有其必要性嗎? 如果兩者取一,你的抉擇原因是?
CosmicSLR真的很棒,而CCU是我最可能升級的選項

年後才剛換車(Giant ISP+6800),人身部品好幾套品質也不錯
40C在mavic官網是定義為全能輪組
勾選"mountain",會看到40C,CCU跑出來

SLR被定義為是平路,丘陵輪組

如果你只想養一組輪組,爬坡/平路都吃, 就是選40C,或CCU
但你有SYS-SLR,已經有到頂的登山輪組,那你一定是要留SLR
我有40C,騎起來不賴啦,至少就是不管啥比賽就這輪組就搞定
先說我騎車路線,從家出發>關西>石門水庫>環湖>復興>羅馬公路>關西>回家,這樣里程約102km,家到關西偏平路,這路線今年到現在騎過18次
Mavic輪組有Cosmic SLR, R-SYS SLR, CCU,這路線我三組Mavic輪組都騎過幾次
時間最少為CCU,次R-SYS,再次Cosmic
剛性方面我覺得都差不多(或許個人較遲鈍)
舒適性R-SYS最佳>CCU>Cosmic
爬超過6%以上的坡,CCU=R-SYS>Cosmic
平路或下坡(不需煞車的坡)Cosmic>CCU>R-SYS
煞車R-SYS=Cosmic>CCU(CCU選好點煞車皮還可再提昇一些)
整體而言,我認為CCU最全面,爬坡不遜R-SYS,平路又有板輪的優勢,框高40mm比較不受側風的影響(相較Cosmic 52mm),缺點就是管胎破胎比較難補給,還有燒框的風險

ccchenzj wrote:
小弟使用Mavic ...(恕刪)
Cosmic SLR跟CCU
我的心得跟樓上的109633cp大差不多
剛性有點難比較 至少我的腿力是踩不出差別的
煞車部份就不用比了 碳框在這方面跟鋁框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兩者取一當然會選CCU
但理想狀態是Cosmic SLR也留著
在沒有後勤支援的情況
像是練車或趴趴走這種非競賽場合
Cosmic slr方便多了
我是有CCU, R-SYS SLR, 跟賣掉的跑零。基本上,如果我是樓主的話,在我沒有鋁框的狀況下,我不會輕易將Cosmic SLR換成40C, 畢竟氣候狀況差的狀況下,40C的煞車邊應該是沒有SLR來的耐用。如果40C是設定在天氣狀況佳使用的輪組,那我是會想換成40C, 來試看看Mavic號稱最佳煞車邊輪組的能耐。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