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我原本騎的是STARBIKE的S980.
後來也是前幾天在01上面看到Bianchi Sempre B4P Ultegra Di2.
一開始看到…沒什麼感覺…可是後來越看越心動.
大約9年前開始騎車,從一開始的登山車,陸陸續續換了幾台,到後來的鋼管車S980.
就是沒騎過碳纖維車.
剛好看到網路上只剩下57的車子…查看一下…發現剛好是小弟我的尺寸.
天人交戰了幾個小時…卡就給他刷下去了.
我是2/19晚上九點左右刷的卡…2/21早上九點就送到了.
一開始的箱子…頗大.
但是感覺不會很重.

當中有發票,貨運單,退貨單等.

要拆箱了,真是有點緊張.

裡面的包裝長這樣,跟之前看別人的開箱文一樣.

全部東西拿出來囉.就是車架跟輪組綁在一起,還有一個小箱子.

包裝的還蠻仔細的.

這是龍頭的地方

換一個方向來照.

小盒子裡面的東西,充電器,前輪快拆,坐管,坐墊.

接下來的過程就是,無止盡的把泡棉割開...割開...割開......
終於...組裝起來了...
因為他的坐管還有坐墊...不是我的菜...準備日後要賣掉.就先從舊登山車上拆坐墊下來裝.
踏板也是從登山車上拆下來的.

看一下細部的照片.
龍頭...是鋁合金的.

其實原本還蠻想換掉龍頭的,可是為了整體性.先暫時把龍頭留下.

手把...是FSA的扁把...握起來還OK.
但...一樣是鋁合金的@@
想說也許手把也可能會換掉,所以手把上面的塑膠紙就先沒有撕掉.

挖地瓜煞把

挖地瓜夾器

頭管的銘牌...乖乖...這東西看起來真有質感.

前叉...整個塗裝看起來也是超有質感,表面處理的也很棒.

RS10輪組...網路上查來的重量是...含襯帶前後輪差不多1950公克.
頗重...而且鋼絲數量頗少...感覺不耐操@@
準備賣掉.

粗壯的五通,搭配的是BB30.

車架近拍,上管 sempre字樣.

立管 B4P 字樣.


另一側再來一張.

電子變數,有試一下,頗精準.而且其實沒什麼聲音.
稍微按一下就變過去了.
跟以往的變速手感完全不同,幾乎沒有什麼回饋力道,應該只能從踩踏的力量來判斷是否有變過去.


挖地瓜大盤

電子變速是內走線的.
看來還需要研究一下如何將前面的線路收好.

挖地瓜 後變
感覺那條細細的電線,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扯斷了@@

拍一下坐管
看起來是碳纖維的...拿起來覺得...事有蹊翹.
冰冰涼涼的...又頗重.

原來是...鋁管外面包一層碳纖維...而且這鋁管也沒有抽得很細.難怪頗重.

坐墊...之後也是要賣掉.


官網上面寫的是8.4公斤.根據慣例,8.4公斤應該都是以S尺寸下去計算的吧.
因為小弟買的是57尺寸的,應該算是L.
想說該不會要破九公斤了吧@@
因為車架的大小重量就有差,曲柄長度,龍頭長度,手把長度都會有差,因此L的跟S的大概差個0.5公斤跑不掉.
又因為小弟手邊沒有秤...沒辦法精準的量出正確重量.
故直接以以下照片,利用體重機來進行測量.

量出來是9.1公斤

但...我猜8.4公斤是不計踏板的重量的.
因為我裝上了那個頗重的踏板,還有坐墊包,其實連駐車架都沒拆就去量了.
所以扣掉上述三樣...應該可以少個0.6公斤吧.
那麼應該差不多是8.5公斤左右.
這樣一想...心裡滿足了許多

再好好的想一想...因為如果換上個輕一點的輪組...換個輕一點的內外胎...連襯帶都換掉.
初步估計應該可以少個0.6公斤沒問題.就堂堂進入了7字頭了.
龍頭跟手把...重量未知...有空再來量一下.
基本上這台車有7.X公斤的實力沒問題,以L號的車架來說,算OK了.
一開始從登山車跨足公路車的時候,就聽說鋁車都很震.
但後來選擇購買了STARBIKE的S980...在一般道路感覺跟登山車差不多...不太震.
這次購買了碳纖車,之後就可以好好體驗一下不同於鋼管車的路感.
今天只匆匆開箱,還沒有騎乘.
希望也能有不輸給S980的騎乘感覺囉.
感謝大家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