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兩款平價Clincher open胎用碳纖板輪的比較...

很多車友都知道,

Reynolds Assault Clincher的這組公路車46mm碳纖板框,

有提供給許多廠家搭配使用,如matrix與一些白牌...



近來搜到ASTER(亞士大)竟也用了Reynolds Assault Clincher 46mm的這個板,

由於資訊極少,由照片僅可窺知似乎使用扁鋼絲,以及前輪重690g,後輪850g(含襯帶),

其餘資訊完全一無所悉!

(照片為節錄,不妥請告知,會隨即刪除,謝謝)
請益:兩款平價Clincher open胎用碳纖板輪的比較...



想請問是否有車友大大使用這組ASTER的Clincher呢?



雖然為同一塊板子,

但由於Reynolds Assault與ASTER使用的幅條不同,花鼓也應該不同(ASTER自己有),

想請問與Reynolds Assault Clincher 46mm本尊使用起來差異為何呢?

其剛性如何?

花鼓.幅條各是哪個規格?何種設定?

而各部諸元有大大能提供一下嗎?



感恩了!!
2013-12-18 14:24 發佈

SIENNA LIN wrote:
很多車友都知道,Re...(恕刪)

價格?
樓主預算?

印象中零件可以給消費者自己選的樣子

預算有多少就買多少級的零件

rosasia2010 wrote:
價格?樓主預算?印象...(恕刪)



您好:

看到的價格是$23,800,但其餘除發文所述之外一概不知...


零件可以給消費者自己選???看來是很不錯的方式!

但不知以上價格是搭配哪種鋼絲與哪顆花鼓...

也沒有任何基準判斷價格分級與可搭配的零件...


當然,若價格得宜,

主要還是想知道相較於Reynolds Assault Clincher 46mm本尊使用起來差異為何?

其他如剛性.花鼓.幅條各是哪個規格?何種設定?與各部諸元...

也盼望其他大大能提供資訊參考!


題外話:

雖然有幾位資深車友提醒過小弟全碳open的耐用度與重量並不十分吃香,

但小弟對管胎實在沒好感,尤其小弟喜歡中長距離的獨走,換胎便利性相對重要些...

因而想試一下在Reynolds Assault Clincher之流之同級品,所以一直沒放棄全碳open框!

(自我認知太好也沒必要,要再好不如直接上管胎)!


SIENNA LIN wrote:
很多車友都知道,Re...(恕刪)


建議上Mavic cosmic sle.....非常棒!

沒有爆框的問題
樓主,
敝人現有RacingZero及Assault兩款open框.除武嶺,3P之外,我都用Assault.
個人經驗,碳車架配碳框確實比較舒適,尤其300K以上長距離更是明顯.或許是敝人太過肉腳.
另外Assualt我試過從北橫明池下到泰雅路加油站(晴天)都還OK.
我認為碳框最大缺點(或麻煩)是雨天....
小小經驗共分享....

MikeBoy wrote:
樓主,敝人現有Rac...(恕刪)



感謝您的分享!


對於open碳板,

小弟比較擔心的是承受高胎壓(如GP4000的140psi以上)時與遇坑洞時加乘後的爆框問題,

以及安裝20c胎款的裂框問題!

以上二點或許open碳板能夠承受,但能承受多久不知道...


另外,冒昧想請問您的體重,以及您覺得Assault使用起來的剛性與特性是為何呢?


感恩了!




dekajo wrote:
建議上Mavic c...(恕刪)


感謝分享!


小弟一直以來皆使用MAVIC輪組,

後來自組車後,所搭配的輪組亦然,而目前使用的是2012 MAVIC COSMIC CARBONE SL,

感覺也非常棒!

唯一感冒的是原廠1730G的數據在實測後...1846G...(裸框實測,其餘全不含),

另測原廠襯帶一條18G,前後輪襯帶一起測...37G...


原想直接購買Reynolds Assault Clincher交替使用,

惟長期以來被MAVIC的直拉花鼓.傳動側交叉卻不會出現有重疊彎曲的扁鋼絲.高剛性.高耐用度給荼毒...

因而遲未入手(個人的不成熟認知)!


今獲知同款Reynolds Assault Clincher板體.扁鋼絲的ASTER,

自然想更深入了解一些!


而您提到的Mavic cosmic sle,個人有考慮,惟目前尚未能於C/P值中獲得平衡點

(特別是雖重量更輕,但卻已明知道只是參考用的的這一點...)!



非常感謝您的提供分享!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