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個國家的牌子都依據自家的安全標準。如giro, specialized, bell 以美國,kask, rudy project 以歐盟, ogk以日本。台灣的依什麼?不同國家地區的安全標準有辦法比較嗎, 那個最嚴格?
比較這種沒啥意義台灣的絕對不會比歐美嚴格看汽車撞擊測試都不敢公佈就知道了每次看台灣單車安全帽代理商說要經過台灣檢驗合格才有保障就好笑義大利製的安全帽通過歐盟安檢就不安全?一定要被台灣那些吃相難看的廠商經手的才安全?
安全帽要在台灣上市都要有一張黃色標籤, 也就是要通過台灣的檢測,不管以哪一國的標準製造, 進到台灣只要檢測合格基本上都有一定的保障能力;若以2F的說法, 那請問一下, 閣下說歐盟的製造標準遠高於台灣, 那來台灣無法通過的產品你也敢保障安全嗎? 說到標準這鬼東西, 不要有那種洋人就是好的先入為主觀念, 說歪果的認證就一定好嗎?例如最近廠商最愛講的UCI, 根本是個頗的東西也能被商家拿來說嘴; EN好像也差不多, 只是個基本的保障而以...說歪果的東西多好多好, 結果連台灣檢測都過不了, 那還有什麼好說der?(但是台灣檢測有時候會出現黯黑技法..那又是另外的顧事惹)
yolkietoby wrote:我想每個國家的牌子都...(恕刪) 大廠的東西都是及格的,這就不用擔心了不過,同一個廠牌,高低階款的防護能力應該會有所不同例如高階款裡面會埋支架,對於帽體的潰縮也會研究得更透徹
mankwan wrote:問題不是安全標準是意外發生後法律問題~國家給意外保障!!穿戴了不會傷亡???穿美國的不會傷.戴歐盟的不會亡 戴安全帽出車禍頭部受傷甚至變植物人國家會賠給你任何一毛錢嗎?不然國家給了啥意外保障啊?
Stallings wrote:大廠的東西都是及格的...(恕刪) 說實在的,如果實際摸過同一廠牌的頂級帽(通常是較輕的)與入門帽(較重),就會發現,一樣用手用力把帽體兩側往內壓的話,通常越輕的型變越大,甚至還會聽到保麗龍的輕微酥脆聲響......所以高階的比較安全?有待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