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的食安事件看單車工業....存討論

食安事件在這就不討論
以前買東西時 不管是3C產品或著是腳踏車 冠上MIT的名號後 就是品質的保証
消費者也買的心安
但現在發生了一堆食安事件後 發現 黑心食品比之對岸來說 也不惶多讓
在你們的心裡 MIT還是那麼的有品質保証 還是只淪為車商轟抬價格謀取超暴利的代名詞?
以後挑車 還會對MIT有所堅持 而又或著是相信代工廠的品質 不管是台灣 或者是 對岸的?
2013-10-27 20:17 發佈
FOCUS-LIU wrote:
食安事件在這就不討論...(恕刪)


看零件等級吧

雖然某專門賣零件組的大廠牌

高階零件很優良 好用

可是低階零件很爛 像大盤這種的

可能是定價太便宜 成本又高 然後偷料偷到品質不佳?

食物和人有切身關係,劣質食物不但傷身,嚴重更可能導致重大疾病。

劣等單車造成傷害?噴漆有毒?車架斷裂?煞車系統設計瑕疵?
小弟孤陋寡聞,暫時還沒聽說劣質單車造成傷害的事件。
如果真有意外,是不是消費者本身也要擔負一部分責任,
像是消耗品該換不換,以及騎車的諸多習慣。

小弟從事的是製造業(不是作單車),我用我的職業跟您說說我的看法..
企業最主要的就是獲利. 在成本跟售價之間的距離給拉開,從中獲取利潤..
我的客戶也不是叫我去害人(因為本身從事3c機構件),我會希望我的客戶多一兩樣製程,讓產品能夠更美觀更耐用,而客戶要的....就是低單價,比較不負責任的ID甚至說出:你以為這個產品要讓消費者用多久???!!!

在這裡先說明:並不是去合理化"偷材料"或是"黑心" 這種害人的勾當.
其實,有時候 成本/製程/售價/利潤 ....會是一種惡性循環..

舉個例子.. 很多聰明的消費者買一些低價的禮品,其品質通常不太優,看了一下產地..MIC或是其他第3世界國家. 但是消費者後來又抱怨這個品質差..

請問:是我們出不起,還是廠商給不出?

坦白說,有時我在買東西的時候(產業涵蓋內),會概抓一下這個產品的成本,如果發現低出成本很多的...基本上都有問題.我會跳過不買. 又或者是買一個來TRY ,然後把他給拆了研究~

jovi1787 wrote:
小弟從事的是製造業(...(恕刪)

+1. 但其是許多東西的價錢,是被′我們′自己拼壞的,這裡的′我們′,泛指台灣人or華人,這點老外的算計比我們強,人家只要把品牌行銷掌握住就好了,那些辛苦的製造和污染留給我們就好了,反正一談到價錢,一定會有華人廠商對砍,買家們等著漁翁得利就好,偏偏大家還是止不住的殺得刀光劍影,怪誰?
又要東西好又要不花錢,是當廠商佛心來著的嗎??

常常看到很多消費者的抱怨真不知道是該哭還該笑,要廠商把東西賣的超便宜,連一點點都不想給廠商賺,東西到手了又拿頂級精品的標準去打分數,東西壞了把廠商罵的狗血淋頭一副無良商人的樣子,但是只要廠商聰明一點來個降價回饋馬上又忘的一乾二淨,到底是誰該檢討??

還有買東西前功課自己要作足呀,更何況是一台好幾萬好幾十萬起跳的單車,當你花這麼多錢買到有瑕疵的車當然可以大聲的要求,別只看到價錢便宜就昏頭了
食品安全問題主要在於
消費者要穩定又要便宜的產品
要穩定>化工原料
要便宜>化工原料
如果廠商都改用天然產品,然後在標籤上加註
“本品全採天然原料製作,因農產品品質不定味道可能會有差異”
公司接客訴應該會接到死
但是其他工業不是啊?
其他工業原料一開始就是化工生產
如果一切都照標準流程,對品質影響不應有過大差異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