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旅行公路車和越野公路車

有兩個回題想請教一下版上的高手:
1.爬了很多文還是搞不太清楚旅行公路車和越野公路車車架設定較明顯的差異,是否有比較清楚定義?
2.為什麼大多數的人對於旅行公路車和越野公路車的夾器(碟剎除外)多是比較建議使用吊剎而非V剎呢?力道的話V剎似乎是較夠的,剎車塊能共用,排砂或排泥的能力也應該差不多吧!而且V剎應該是吊剎改良進化後的產物吧?為何此類型的車種一般還較建議使用吊剎呢?
請有了解的人幫忙解說一下囉!
2013-10-05 17:16 發佈
之前爬文看到的,跟您分享:

關於旅行車的部份,可以看關於旅行車的種種這篇討論,裡面有非常詳細而完整的介紹。
而Cyclocross是一種公路車的越野競賽,只是越野公路車的設計拿來當旅行車也合適,所以常會被拿來和公路旅行車相提並論,不過如果你看一下以下的影片,就會知道,它本來設計的出發點並不是為了長途旅行。


至於煞車系統的部份,就請真正的高手解惑了!
感謝分享相關的訊息!因為騎車路線的路況一直都還蠻不優的,近期入手了一部用了旅行車車架組的越野公路車,所以想了解了解一些相關的訊息,WilLiao wrote分享的資訊豐富,感謝啊
旅行公路車一般輪距比越野公路車還要長。
如果載重物旅行的話,慣性比較大,吊剎的優點是不會抱死和剎車力量是逐漸加大的
旅行公路車騎姿更休閑,越野公路車偏競賽。長時間騎車自然是旅行公路車舒適,看車架角度的變化就明白了。
標準cyclocross車架的定義和特徵很明確,它的設計就是為了配合比賽需求,拿來當旅行車只是額外功能。旅行車的區分就很模糊了。

行李載重量小的話,有貨架孔的CX車就可勝任,但大部份CX車架幾何比較接近一般公路車,軸距不長、頭管較短、轉向偏靈敏,如果要重裝長征還是專門的旅行車較適合,在負重狀態下的穩定性會更好。

標準V煞的槓桿比不能搭配公路車煞變把(要加上行程轉換器如Travel Agent才能用V煞),所以正統派的CX車都會用吊煞,而且在有爛泥的比賽路線,吊煞也比較不會卡住。不過公路車煞變把也可以配夾器臂長90mm以下的短V煞(mini V-brake),就不會有槓桿比的問題,煞車力道也比吊煞好。但是短V煞頂端和外胎的間距小,限制了外胎尺寸也造成易卡泥巴的問題,所以在競賽用車上的使用率不如吊煞普遍,用在旅行車則可能會和擋泥板干涉。
1.旅行公路車為了耐用度一般都是用碳鋼車架,設定上兩者差不多(都跟公路車有些差異),還有就是有無貨架孔。
2.吊煞制動力沒有V夾好,但是排泥性吊煞是最好的(基本上只有爛泥巴會讓排泥性的重要性顯現),如果是裝公路車用的煞把,建議搭配短V夾。
要安裝跟調整方便還有制動力的話就選短V夾!


nightseal wrote:
1.爬了很多文還是搞不太清楚旅行公路車和越野公路車車架設定較明顯的差異,是否有比較清楚定義?
2.為什麼大多數的人對於旅行公路車和越野公路車的夾器(碟剎除外)多是比較建議使用吊剎而非V剎呢?力道的話V剎似乎是較夠的,剎車塊能共用,排砂或排泥的能力也應該差不多吧!而且V剎應該是吊剎改良進化後的產物吧?為何此類型的車種一般還較建議使用吊剎呢?
請有了解的人幫忙解說一下囉!
我這裡現在是秋天,所以單車都在減價。車店改賣滑雪工具。 我買了兩台便宜車:(1)2014 Giant Roam 3 配 MAXXIS OVERDRIVE 700x38C tires, (2)2013 Apollo Exceed 20 配 Kenda KWEST 700x32C tires. 兩台都是 Acera 360 drive train. 試騎幾次,我還蠻喜歡的。Giant 車架接近 mountain bike, Apollo 車架接近 road bike. Apollo 雖然是平把,路感很類似我的 Giant TCR.

我有一台 BAHIS B3 黑色小摺,沒有用,春天帶去台灣賣掉。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