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輪組選擇~~(還有其他小問題)

小弟目前在上海常駐,3月入手了Merida Extreme905(從Giant FCR3100轉戰彎把公路)

此車細節如下圖
關於輪組選擇~~(還有其他小問題)

在這裡得先幹一下Merida...官網,年鑑的圖,跟實車有蠻大出入
如上管(圖片是有曲線/實車直管),輪組和把帶顏色不同,龍頭下墊片也不同...

第一個小問題是關於車架尺寸,車上標示47cm
圖上紅線(立管+上管)量的是47cm
但實際的量法是否應該像藍線這樣子量(上管與地面水平)
如果照藍線量那我車架尺寸就沒錯
(很多車友目測都說我買小,但我認為是上管下切造成視覺落差)

補一張小弟網路fitting的結果

關於輪組選擇~~(還有其他小問題)

-------------------------------進入主題----------------------------------------
因為在外面車店換了後輪內胎,結果嚴重跳動
所以小弟昨天自己試著拆裝內外胎(第一次)還好跳動問題順利解決
也順便拿了電子磅秤量了一下兩輪數據(才發現原廠框的重阿)
後框(含11-25T飛輪.快拆.高壓襯帶)1468g
前框(含快拆,高壓襯帶)940g
Maxxis Rouler 防刺胎310g/條(目前買了兩條馬牌Ultra Race摺疊胎準備換上.220g/條)

目前找輪組的方向-平地輪.open胎
一是上海沒坡地,主要以平地為主
二來原廠的防刺胎傷痕累累,實在不敢用管胎(住處附近路況不佳)
材質鋁/碳不限(朋友說鋁框碳刀=脫褲子放屁?我只覺得不用換煞車皮蠻不錯的)

預算有限所以目前打算是以紅幅條跑0為頂標(2013款好像沒有紅幅條了?!找二手?)
另外看到一組Amaint的輕量框RM-X(1310g)
想請教各位跑0以下還有沒有CP質更高的選擇呢?

謝謝各位
2013-09-21 8:1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輪組 問題
懶得看太多字
只回車架尺寸

車架尺寸通常是以立管 C-T 長度來定
例如我的車,立管 C-T 長 52 cm,於是我這部車尺寸叫做 52
不過有通常就有例外,畢竟廠商高興怎麼講就怎麼講
我對沒力打的車沒研究,你可以自己研究一下幾何圖,應該就能了解 47 的意義
鋁框碳刀是脫褲子放屁?

鋁框碳刀也有很強的輪組,可以打死很多碳框碳刀的輪組,只是說,可能超過你預算

比如說mavic cosmic SR or SLR

你有提到附近路況不好,那簡單,買mavic cosmic SL,不爬長坡,對抗濫路的好選擇

Stallings wrote:
懶得看太多字只回車架...(恕刪)


Sorry我廢話有點多...就是想把自己的疑問跟情況說清楚...
因為照紅線量法的尺寸那確實是太小
但照藍線的量法尺寸是ok的...
所有才很confuse.....



giga_tera wrote:
鋁框碳刀是脫褲子放屁...(恕刪)


我知道事情都有一體兩面
朋友的意思是上碳刀求的是輕量
鋁邊碳刀的重量又上去了...那何必呢
脫褲子放屁是比較誇張的說法
高階輪組大概真的爆預算
您給的建議我會去做做功課
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

你要輕量,那就是不耐用,不堅固

你要耐用也可以對抗濫路,又要輕...就算真的有,價格也超過你預算很多(但我也還沒想到哪組能符合又

輕又強又耐用的),而且你提到上海沒啥坡路,那這樣何必要求輕量化?

我提到的輪組,效能都不是最頂尖,但都可以在效能,耐用度,穩定度達到平衡

目前的碳框為了強度,很多都作胖胖框,輪框的寬度比鋁框來的大,

也就是說換輪組,不只要換煞車皮,還要調整夾器張開的程度,連左右角度也要調,老實說,我覺得很麻煩

我之前也用全碳框,後來燒框,還在保固內就脫手了,現在用你朋友說的脫褲子放屁輪組,用的開心的很咧




其實用更簡單的說法來讓你想清楚吧,你說你的預算只能上跑0,那這個預算下的全碳輪組,能好到哪裡去呢?

比跑0好很多的碳輪,一定比跑0貴很多吧?而,我推薦的版輪,跟跑0差不多價位,很多人用了之後只提到只

有重量數據比較不好看,其他評價都是很不錯,能理解吧?
matrixhank wrote:
小弟目前在上海常駐,...(恕刪)

跑零13年有出紅幅條款,只是貴了一點
至於輪組挑選,如果只是跑平路
不如選OPEN胎中高碳框
重量較鋁框輕一點,又可以用OPEN胎
慣性也比低框輪組好,以上建議!
PS.目前用(跑零限量版+FFWD F-4R-c)
最近FF在特價如果有喜歡的輪組,也可以考慮
giga_tera wrote:
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恕刪)

懂得...很是糾結阿~


不拜刀侯 wrote:
跑零13年有出紅幅條...(恕刪)

恩,最近好像有看到FF的特價消息
不過在哪看到的忘了...不知道還找不找得到.....
這是台灣美利達的官網,對於車架的標示很清楚 (請點右下角的 "車架幾何")
http://www.merida.tw/bike.php?op=info&bike_id=240
一般壓縮車架都是標實際立管高(您的紅線),再註明"虛擬水平上管長" (giant也是如此)
選車架的重點應是以水平上管來算,您fitting A+B=64cm
減掉龍頭10cm,虛擬水平上管應要找54cm左右
由上方台灣美利達的連結來看,您應適合s/m尺寸(52cm) 的車架

但由幾何來看,47cm 和 52cm 的坐管角度一樣 (74度)
回頭來看您fitting 的 A+B = 64cm (A+B 就是虛擬上管+龍頭)
您現在的 A 是 51.8cm,找一個 12cm 的 龍頭是立即可改善的辦法囉



關於輪組,要耐用又實惠,建議是 32孔3交叉的手編輪
用RR415編的話,框重與跑零也是不分軒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