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日前入手了一組powertap功率輪組,
想請問除了平時在訓練上可以觀測自己的出力 制定訓練計畫 and 測試自己的FTP有無進步外
想請問如果是實戰上路騎乘時 該如何用功率計提升成績?
如小弟FTP如果測試為200w 假設我要騎乘武嶺的時候 是否就是將出力盡量維持在200w*75%(endurance耐力區)左右(或更低)?
請問是否照這樣騎乘方式正確嗎?
-------------------
另請問歸零的問題
小弟目前是每次騎車前都會將powertap校正 但每次的數值都有些變化
騎車前和騎車後校正的數值也都有差異 請問這樣正常嗎?
謝謝
nitosuji wrote:
功率器並不會因為你買...(恕刪)
ALV82 wrote:
囧 有這麼慘 小弟目...(恕刪)
實際上功率計在爬山的用途,我們暫不討論競賽,純以計時來看,用途有三:
1.分段配速:
一場 3-4HR 的計時賽,當然不會用 90% FTP 去作整個配速,你可以試著用 75% FTP 當基礎,決定要做 Negative Split 或是 Positive Split。
各分段的強度該是如何,每段是以 20? 30? 40min 當作區間,或是以坡來算。
藉由平日的訓練成果去預估各 split 的成績落點,進而完成整個 Pace Chart。
2.掌握強度:
每一個 Split 你應該要精確的掌控你的瓦數,透過碼錶上的 Lap 跟"單圈均瓦"的功能仔細掌握。
不久的將來還會有 FRC 值可以看,更能精確的掌握你在比賽時的情況。
3.適度轉換肌力/心肺負擔:
喘過頭 = 爆心跳,踩太重 = 爆大腿
平日的訓練,Torque 是多少? 每轉大約是幾瓦? 如果想要大腿不罷工,這3HR的扭力輸出就必須要斤斤計較。
最後,透過功率計掌握 KJ 數,加上日常訓練流失水分的體重變化,才能知道這過程要喝多少水、吃多少東西、補充多少電解質?
以上的任何一個環節錯誤,都歸類為比賽失誤而無法達成你真實的最佳成績。
www.cycliving.co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