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這台車的規格不是很好,但是他的價位在我賣掉上台鋁車再去買都還有找

完成訂單後隔天,原廠便有人來電給我,跟我約時間要親自幫我送來並當場確認車子完整無誤,我當下就回絕了,請他們直接寄給我即可,因為本人比較龜毛,有些設定要自己來橋比較ok,到時候組裝好又不合我意,我又要拆掉重弄,或是手把纏帶要重纏,內側雙面膠二次黏貼恐怕會損傷,所以已我自己本身的自行車經驗,他們又說箱裝有85%組裝,所以我就請他們直接寄來我自己組裝就好



貨運送來外箱挺厚實的

把車子搬出來後,這就是所謂的85%組裝囉!!

這是除了車架外其餘沒有組裝的部份配件等~~

鋁合金彎把加煞變把圖

線尾套及外管線套(防磨損車架吧),兩煞兩變,所以多給了一個囉~~呵呵

先大概安裝上之後,以我習慣的配置法,該煞變把已經鎖太高了

拆下來看看,原來是全探的前叉耶!成功,但是龍頭迫緊器竟然沒鎖確實~~失敗

發現是培林式的婉組~~不錯

橋成我要的角度,不過這支把並非小彎把,REACH有點太長的感覺,日後有需要再訴諸改裝囉


零件盒附的配件,上方那兩個小東西不知道有何作用,有空再問原廠囉~~還是有人能幫我解答~


手把纏帶~很輕也很low,手感不差,不過竟然沒有膠帶纏尾截

外箱拿走手把帶纏好拍一張吧~~

右前上方45度角來一張吧





後變速器也同樣是SORA的

中變速器,直附式非環抱,但此車架並無吊耳,所以裝轉接器

後夾具~~不用再多說了~~前輪偷沒道理後輪不偷~


昆騰花鼓協達鋼絲~規格表說的

五通處非常粗壯~雖然每台車的開箱文都這麼說~~但是我還真的看過細的(碳纖車)~~哈哈

上管塗裝

下管塗裝

五通處中變導線版還有引導中變速線的孔

坐管處塗裝還滿漂亮的

頭管處,沒走內線好維修



前叉束管留的挺長的,日後有需要再裁囉~!!

簍空坐墊~~沒啥質感~很不像公路車坐墊,也列入改裝項目口袋名單

卡踏延用囉~~原廠來沒有附踏板~網頁中有說明所以可接受

組裝時所用的所有工具

先抓到外面拍一下側面

再拍一張我最愛的角度"右上方45度角"

後方45度角也來一下
同場加映一下,我同事也是這兩天買的鋼管車,不過他比較崇洋媚外,買外國車,不過我也算是跟他同級車啦,價格比他便宜一點點,但是他一直很驕傲的跟我說的的夾具沒被偷~但是我覺得他被偷的才大哩~~嘻嘻

側面

45度角~~右前上方

變把

傳說中沒有被偷的夾具

同樣是SHIMANO SORA系統的大盤

後變速器與飛輪鏈條花鼓後上叉後下叉幅條等等~

坐管處也來一張吧

不可否認的~~這頭標是挺友質感的啦~~

碳纖維前叉,與鳥鳥的輪組~~偏擺超級大

自家品牌的彎把及龍頭

自家品牌的坐管跟坐墊
加映完畢,不知道各位看倌看出來了沒,義大利鋼管車採用舊款3400系列的SORA,而我這台全部採用35系列的SORA,這點我也覺得很奇怪,因為我在圖片及官網規格甚至別人的開箱文都覺得我這台應該是佩34系統,沒想到我收到貨的時候開箱我也嚇了一跳,真是佛心來的,這就是上面我所說的好康的,其實最大的差別還是變把,我同事的3400系列用起來手感真的很艱澀,不好變,握下把時又無法升檔(因未扣不到),真是賺到,不知道原廠發現後會不會跟我加價~~哈哈哈

由於新車到手,組好當然要馬上是一下車囉
於是就近去一個我常去騎車的好地方,路途不長,難度不高,但風景尚佳,順便介紹給沒去過的朋友們,就是明志工專旁邊那條路,全長近四公里,車少有樹蔭也滿多車有在那邊騎的,順便試車囉

前菜~入口處~~超級緩坡~~不過也算是個坡啦

警衛亭左邊那條路進去

才剛開始而已,就有一條陡坡,不過還好只有約100多公尺吧~~

也是入口處照片,看起來有點像起跑點的拱門

騎完陡坡之後馬上來個平路~讓我能喘口氣




愛車的幾個角度,個人審美眼光不同,我是覺得挺漂亮的~~請見諒囉

路途其中一角,晚上來可以看夜景,還有欄杆保護你哩~~呵呵

好像有看到101大樓,不過我不確定是不是

先看一下終點,好像是什麼台塑什麼廠的

沿途還有幫你倒數的路牌,看到這個就表示你還有1.8公里啦~快到囉

沒虎爛吧~~沿途偶有樹蔭,騎起來滿舒服的



再分享一下愛車的幾個角度吧~傷眼者抱歉囉

終於到了終點的三叉路,由於沿路拍照,成績不可考,改日再測試換車是否有進步

0.0終點牌,其中一條叉路往下走超抖,走過一次不敢走了

沿路還有其他的車友

髮夾彎剛好給我測試下坡過彎的穩定性,老實說,有比我另外一個朋友的g牌a開頭的複合式車架的差一點,我想那應該就是上下異徑頭管的好處吧,因為我下坡還滿衝的,爬坡不就是為了下坡嗎,但是叔叔有練過,小朋友不要學唷!!




最後再來幾張愛車的照片吧~因為新車所以多拍點所以請大家不要見怪,另外,農曆七月看到那路牌挺毛的~~我是膽小鬼
終於看完了~圖多傷眼~抱歉了~~不過總還是要分享一下小騎的心得吧~~
總的來說,整體表現在水準之上,起步有點重拖,應該是輪組的關係吧,平路速度帶上之後就不會了,上波之後,還是感覺輪組帶來的壓力,不過髮夾彎時上坡走內線,小抽一下,可以感覺車架的剛性還不錯(有騎過軟的),比先前的鋁車並不遜色,傳動很直接,下坡高速壓車是有那麼一點點點點點點點飄飄感,然後高速下坡壓過減速條的震動感比之前的鋁車好多了,握手把的手不會有要彈開的感覺,每個月幾百塊的無息分期,沒有壓力,不過還是要存錢換一個ok一點的輪組,因為小弟平常騎山路比較多,所以輕量化輪組成為我下一個改裝的首選,等我存夠錢換輪組後在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謝謝各位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