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STARBIKE輪組(S980廠輪、SHER-A) VS MAVIC SL VS FULCROU RACING ZERO

1、本人騎中社路沒上卡借朋友S980 STARBIKE廠輪,差不多腳力輸出,測試結果20分到。
2、本人騎登山車,一樣腳力輸出,測試結果27分到。
3、本人騎公路車+MAVIC SL, 一樣腳力輪出,測試結果23分到。
這STARBIKE平價輪組怎麼會那麼省力,很像3萬元左右的輪組都會被他海放的感覺???
不專業留,請大家指導一下
2012-05-17 16:35 發佈
那天睡得比較好???
還是天氣比較涼???

失控哥 wrote:
1、本人騎中社路沒上...(恕刪)
總覺得你的公路車跟登山車時間差異真誇張
以同一個人跟一般腳力
用公路車爬山路來說能只在30分內爬完的
以輕度XC設定的登山車基本上不會差超過2分才對(含巧克力胎)
當然也要看你登山車設定
如果是AM或更重口味不再此比較
基本上如果是用這種較重口味設定的登山車
你比較意義也真不大
他們本來就不是拚速度

建議用功率計或記錄心跳算強度比較準
很多時候真的是心理作用影響身理表現

還有
高階輪組也不會同一個人跟一般腳力
在30分內就能爬完的路線
跟一般入門輪子表現差異超過1分(大部分都是用幾十秒差異計算)
超過...............只能說心理作用無限大

最後
一樣容易被大家忘記的一個條件
就是環境影響.....溫度 濕度
因為氣溫影響體能表現真的極大
差個幾度
心跳跟散熱就變化很可怕

就這樣

還有
我個人覺得你廣告性質比較大
最近這組輪子又被開始炒作起來
而這種比較文
看了只能說想笑





TOPLIN wrote:
總覺得你的公路車跟登...(恕刪)


s980的原車配的輪組
接觸過的人才會知道他的好
如果沒有~還是少說一點比較好
嗯,希望有專家可以量測2012年輪組比較表,不然花了錢有爽度而已,效能可能沒想像的好呢???
我也認同你們說的,可能心理上有影響,還有每次騎的時侯,可能身體心跳天氣因素變化,會有所改變。
台灣的產業還是走向實驗室提出具體數據,才能做大
如果只試車友的體驗,其實還蠻符合論壇的形式
南部一段山路
9.68公里
總爬升589M
平均坡度粗算5.XX%
個人平常騎約33分左右
就感到到這年紀又都隨便騎又練不大
應該差不多到極限了
有一次冬天時節跟人騎
一樣裝備 就是無牌公路鋼管車架+入門輪組
心情不一樣卻騎進29分......

後來自己騎一樣33分左右

說真的
心情跟天氣影響真的很大

跑步也一樣
3000公尺對我來說
天氣涼快
跑進13分以內不難
最近這種天氣
南部動不動就30起跳
又熱又悶
光跑13分半就已經像泡在溫泉了
想快也不想快
心跳也像跑13分內一樣強度
痛苦指數倍增

所以變數太多了






失控哥 wrote:
1、本人騎中社路沒上...(恕刪)

S980小弟剛好也有1部
但輪組有沒有那麼神我真的不知道
因為這才是我的第一部車而已

TOPLIN wrote:
南部一段山路9.68...(恕刪)

真的
夏天跑步體力流失很快
涼涼的跑續航力比較大
小弟也是如此
失控哥 wrote:
1、本人騎中社路沒上卡借朋友S980 STARBIKE廠輪,差不多腳力輸出,測試結果20分到。
2、本人騎登山車,一樣腳力輸出,測試結果27分到。


我也覺得2個相差很大.. 我連續2個周六早上爬同個坡,體力,氣候,各方面條件都非常相近.. 11公里爬700公尺,公路車(鋼管,沒特別的輪組,10公斤)和登山車(雙避震都鎖,15公斤),大概爬1上下,兩者也就差個5分鐘吧..
可以看看之前有些爭議的文章,例如V大等等
基本上運動科學已經相當進步了,所以才建議您去比較看看
舉例來說台灣的職棒一直被說土法煉鋼,但國外卻分工很細,每個步驟都有專業分析
這就是有沒有徹底的科學化數據,再佐以訓練等等的重要差異
這跟只會用先敗的感覺變成教練來教你怎麼打球,哪個器材比較好等等似乎沒什麼兩樣
真不希望我們的單車運動最後變得跟職棒一個樣XD
ps
當然如果像我這種假日騎士,工作一忙就很久沒騎車的,用器材打打嘴砲也可以拉!!
只是不希望造成論壇上其他車友有錯誤的認知,當然嘗鮮也是促進經濟活絡的重要方法喔!!

推薦給你參考囉!!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