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來觀察
座管立管之發展走向幾個方向
1, isp車架 僅留下夾頭數公分之上下調整空間
2, 立管突出超大一節 也可視為一種isp 不過裡邊仍有座管 調整空間較大
以上兩者共通缺點 都出現在價格相當高的車架上邊
3,車架有專用規格之立管與座管 多為扁狀
因為犧牲了改裝的個人化空間 加上備品有難度 又有待料之餘 以及貨架車燈等相容性問題
包含在下在內的不少車友 不太能接受這樣的設計
4, 最傳統的 圓型立管 圓型座管 配件相容性高 座管個人化優勢 替換易如反掌等因素
目前似乎還是以此為大宗...但...
說實在的 實在覺得現在走向兩三個規格實在可惜
目前座管束大宗似乎就是34.9 31.8 為主流
座管大宗就是31.6 27.2
其餘規格 若非乏善可陳
就是盡皆是價格相當高的款式
日前見到一國產知名品牌 提供價位相對平實之車架 可提供客製化 真是佛心來著
但是31.8之立管規格 27.2之座管規格 一看就知道是為了個人化之目的而設計的大眾規格
非常可惜 因為這不是碳纖維或鋁合金之車架
而是鋼車架 鋼管用上厚度2.3之立管 似乎是太超過所需了
或許多不了二十克吧!
但是仍有一些小小遺憾
本想詢問
客製化車架是否能製作出其他規格之座管
然而搜尋多規格
從30.0一路往下搜尋至
發現選擇奇少無比...
再來就是座管的長度
似乎是成本之考量
同一款式提供多種長度實屬難得
有提供到3種長度就該謝天謝地
然而觀其設計
似乎又是一個內徑用到底
說穿了 感覺極可能是全做一樣的長度
再分到兩個生產線
一個裁短 然後各自標記上不同的刻度罷了
如此設計 實在可惜...
還有就是OFFSET之設計
泰半型號只有一種到兩種之OFFSET
至今似乎只見過一次三種的
雖有入手過可隨意調整(約2mm一跳)之座管
說真的 難用的緊
非常不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