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九月,秋風又起,在介紹此車之前……先講古吧!
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小時候那年月吧,要比喻事情荒誕到極不可能實現時,常用「民國100年」來形容。
比方說:「台灣想搞十大建設?等民國100年再說吧!」「你這窮不拉嘰小子肖想我家罔市?等民國100年再說吧!」「台灣人想當總統?等到民國100年再說吧! 」…
和台語的「除非溪水流倒轉,若無是永遠嘸可能」,意思是一樣的。
但你瞧,民國100年……早就已經過完一半了
俗語說得好──昔日戲言身後事,如今都到眼前來!
早在96年初,有鑑於自行車輪組重量與順暢度可再提升,爾冬師傅於是絞盡腦汁把新設計好的一體式花鼓圖拿到某著名花鼓廠請達人代工,不料卻被一口回絕
「輕量化輪組不可能沒有套筒的啦! 」廠長斬釘截鐵的說:除非你們做成古早式那種阿公仔貨車花鼓就是一體式,不過那重的要命,公路車恐怕沒人敢用吧?
四處碰壁之下只好找一家專門做狙擊鏡的CNC廠代工
結果呢?

這不就做出來了嗎? 而且前後重量加起來不到250g
這輕量不是在吊耳上到處挖洞,而是直接從結構改良的結果
「國內外花鼓廠都是笨蛋?你們最聰明啦? 」,「你們這花鼓編出來的輪組一定軟趴趴不能騎! 」…耶瑜批評的聲音不勝枚舉…
批評是無所謂(有批評才有進步),最誇張的是還有人打電話到公司說:你們乖乖燒車架就好了,別跟人家玩什麼輪組!
天啊!? 自行車不是運動陽光產業嗎? 什麼時候變得跟黑道一樣?
不過在拿下幾場分組冠軍之後,所有的不屑跟嘲笑聲都嘎然而止…
至於順暢度,一體式花鼓的加速阻力(T.R-S)只有傳統一級輪組的1/2,相信騎過的人對S輪組都印象深刻
然而公司並不以此為滿足,因為棘輪座彈片的關係,通常後花鼓的阻力會遠大於前花鼓,於是師傅決定把棘輪座的彈片拿掉
「不可能! 彈片拿掉之後,勾爪要怎麼頂住花鼓殼? 難道要讓後輪空轉嗎?」同行聽到總是想笑
不可能的事我們遇到太多了,這問題不但可以解決,而且研發部一次還想了三種方法如下
1:抱歉師傅說要刪掉(小弟剛剛被電到臭頭)

2:內容恕刪
3:內容恕刪
老大: 你把秘密都講出來,不怕功夫又被別人學走嗎?
沒關係啦! 反正我們隨時都在想新方法,用抄的永遠趕不上最新的.
難怪常常沒輪組好賣,好像隨時都在改良輪組似的,每次都跟前一批不一樣
廢話不多說,直接介紹車子吧
話說民國100年 公司做了一批建國百年念車, 雖然說帶著"深藍"色的圖裝不甚討喜,但性能優異,靠著口耳相傳在一片看衰中也是很快就賣完了,部分規格甚至開賣一周就訂不到貨了,銷量在所有紀念車中可算是一枝獨秀
本以為公司會再出同規格但不同圖裝的鋼管車,等了好幾個月,還是等不到新車來,一問才知道原來公司規格又全改了
S老闆說全改的主因就是性能全面再提升,希望上班族能改騎自行車代步?…
* 開車上班改騎自行車四年最少可存100萬
聽起來好像誇大不實? 不過仔細一算才發現只是保守估計
以主流2000cc汽車為例

身體健康,1/2臉上幸福滿意的笑容 ~ 無價!
沒仔細算還不知道開車這麼燒錢吧? 光是省下來的油錢每個月租車去墾丁都花不完了...
愛因斯坦說過:「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原子彈,而是長期的複利!」信用卡三年就翻一倍,根據統計:一個欠卡債70萬的上班族,大概一輩子都還不清,如果您還要繳車貸又不是公務員? 那肯定萬劫不復了!
如果您是卡奴,建議您立刻把車賣掉先還清卡債,然後把省下來的錢存起來,您可以將這些錢拿來投資養老,或是做為結婚/購屋基金等..,心情絕對比開車上班快樂多了!(這點愛面子的年輕人更需特別注意!)
那上班代步跟S980有啥關係?
當然有,上班打卡不能遲到,所以一定要快! 車子性能不好是要每天拼老命嗎? S980輕易就可以加速到30km/h以上,在市區不會比開車慢,而且還不必找停車位,那就差更多了,騎S980不僅不會浪費時間,相反的反而可以利用上下班時間順便做完運動…
自行車高效能的三大要素
1:車架輕且強
2:輪組剛性好且輕量,花鼓順暢無阻力
3:BB要滑順,上下古溜無死點
至於變速器,那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只要以上三點做得好,就算配上SORA也是很好騎
其中第1點是最重要的:輕量首推碳纖維,不過說實在的,平價碳纖維鋼性實在很普通,鋼性好的又貴森森,選擇輕量化鋼管可兼具強度並且壽命更長,更適合做為代步跟運動工具,
不過說實在輕量管材也不便宜,焊工也是要特別小心,還好s公司燒車架技術成熟,良率高也壓低了成本,再加上s老闆有賺就好的佛心訂價,一台超高c/p值的鋼管車就誕生了
這台車那麼輕相信很多人會懷疑騎起來是不是軟趴趴?
看一下爬坡測試影片吧! 或者親自試騎更準!
* * * * * * * * *
蜂炮離開鹽水就不是"鹽水蜂炮"! ; 車架都從左岸來怎麼滿街全是"台灣製造"???

100%台灣老師傅手工製造超輕鋼管
小彭不說您可能不知道? 全世界只有STARBIKE自行車架上有中華民國國旗,如果台灣前幾大廠都敢噴上的話,相信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台灣在哪裡了...

誰說爬坡是鋼管車的罩門? 以後遇到再陡的坡也不用怕啦! 不然怎能叫980?

至於騎乘感受與其他細節就留給熱情車友開箱報告了...

* * * * * *
我約你一起騎車
我和你說過話了
然而當車隊解散, 就好似一切都成為過去
如果不是座墊的餘溫和握把上殘留的觸覺
我會以為, 這只不過是初秋夜裡的一段夢而已...
* * * * * *
從大肚山回車隊,在中港路急行而下,車子飛快路人都忍不住側目
東海大學茂密的相思林映著左側中科霓虹燈與孔雀藍的天, 彷彿這世界與我們無涉
我多麼希望這樣美麗的心情能夠常存
然而這又不是我能掌握的
我與你的感情, 就像時光、流水和夢
在感受的同時,便是消逝之際...
於是, 我也幻想著,也許有那麼一天
我們仍然是我們, 但橫亙在你我之間那道命運跟速度的河川能夠消逝
再也沒有任何牽絆與負荷, 我倆能回到最初, 流下感動的淚水
* * * * * *
在路口等代號誌的同時,
側面看著你的鬢角已經有了些許白髮,沉靜卻柔和的線條...
你轉頭問我在想什麼?
我微笑沒有回答
現在我才告訴你
我在想如果我不認識你, 有沒有可能愛上身邊這個素昧平生卻熱愛騎車的男人呢?
----當然不會!
我現在的愛, 怎能沒有"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