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應該自我訓練到何種程度,就可以去騎武嶺了!

各位前輩!小弟騎GIANT DEFY...
請問:在台中要如何自我訓練準備騎武嶺?
可否建議練習路線?例如:136、中正露營區......
我想瞭解大約具有何種程度之後,就可以去騎武嶺了!(目標約5小時內)
拜託各位前輩提供寶貴意見!謝謝囉!
2011-07-29 9:57 發佈

evan5168 wrote:
各位前輩!小弟騎GI...(恕刪)


136在50分以內......
迎著風 流著汗 心靈與身體的對話 這每ㄧ刻的感動 都是上天的恩賜
攻武嶺不需要有什麼程度,時間夠多一般人都能龜得上去

攻山路的人初次都會以探路為目標
熟悉每個路段的配速後鬥時間才會有利
第一次騎就要訂5小時內,就算你過得了136的40門檻也不見得會成功
我自己認為武嶺難不是難在他很陡 單就最大爬坡%還是很多地方比他高
武嶺的恐怖是在他"又長~又陡" 短距離的爬坡你在快我覺得也沒多大的參考價值

就好比台北中社你可以跑10-11分逼近選手等級的水準
但是這不代表你跑花東300K你還是可以有選手水準
除了爆發力 我想要征服武嶺更需要肌耐力跟基礎體能

套句雜誌說的 如果沒有體力時速30(猛一點35)KM/HR連續100K不休息的基礎體能 是練不好爬坡的
武嶺登山賽前面衝的很快的選手不少 但是越到後頭掉的越多 而且是爆掉的那種掉速(我就是.....)

我自己的想法是先把基礎體能練到好 練到單日100-150K可以時速30-35輪車不休息 效果應該是有的
歡迎到我的網站看看!!https://www.flickr.com/photos/gemini_wu/
這是前輩武嶺攻略秘笈....小弟轉貼如有侵權~(派謝喔)

前提:在這騎乘時間長達3.5hrs到4hrs(在這個時間內完成的人都是高手),甚至超過4hrs的路程,該如何分配體力是決定能否順利騎上山頂的重要因素.
除非你賽前曾實地試騎,否則居住地附近很難找到一條路線可以連續爬坡3hrs以上,加上平時練習時間有限,因此夢想能夠從埔里直接騎腳踏車上武嶺變成為大部分人的心願.
以下幾點事項提醒第一次參加的人員,如何有效管理與分配你的體力,避免中途腳抽筋或是體力透支而下來推車.

1.埔里到霧社
這是出發後第一個小時的路段,幾乎都是平路,每個人的體力也最好,都會不由自主的想比別人騎快一點,如果你不能克制自己慢慢讓自己的身體逐漸加溫,
喚醒自己的肌肉準備接受長時間的運轉,你將有可能在第二個小時提前出局,因此聰明的人要忍住別人的挑釁,依照自己最舒服的節奏慢慢而穩定的騎上霧社.
有個簡單的方法一定有效,找個實力相當的車友並騎,邊騎邊聊天,這樣保證能抑制想要騎快的衝動,就算旁邊的人加快腳步離你而去,你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騎.
不要太在乎別人騎的比你快,因為過了清境農場後你將看到他們一個個慢了下來.
接近霧社前約3公里的連續爬坡,切忌不要掛重齒來騎,如果你浪費力氣在這個地方,會讓你的肌肉提早堆積乳酸.

結論:誰能越輕鬆騎完這個路段,誰的勝算就越高.

2.霧社到清境農場
離開霧社後會有一連串坡度不等的坡等你挑戰,千萬別以為剛剛都騎的很慢呼吸也調的很順,是不是開始可以騎快一點呢?
勸你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繼續用自己最舒服的節奏目標放在清境農場,這個路段要開始留意適時補充水分,喝水的要領是分幾次小口的喝,不要一次大口的灌水,
當騎乘時間超過1.5hrs時,要注意補充一些食品,記住跟爬山的要領一樣,千萬不要等到肚子餓了才吃,那時已經來不及了.
當然在這裡不太可能還能邊騎邊聊天,但是依舊保持輕鬆的節奏來踩踏,不要讓腳有酸或是快要硬掉的感覺.

結論:保持跟第一階段的節奏不要氣喘噓噓的騎到清境農場

3.清境農場到鳶峰停車場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何到清境農場之前都盡量輕鬆騎呢?這樣會不會太慢呢?有句話不是說路遙知馬力嗎?真正的重頭戲才要上演,因為過了清境農場後人煙稀少
不像之前遊客眾多加油聲此起彼落,人在那種環境在每個人會自以為是阿姆斯壯不知不覺會毫無保留的越騎越快,等到過了清境後速度會明顯慢下來,這時高度也慢慢
提升,尤其來到翠峰停車場時幾乎都是針葉林了,氣溫也慢慢下降了,人群少了一種孤獨感會席捲而來,你甚至開始懷疑為何要來這種地方受罪.
如果在這之前你都能忍住不暴衝,這時你將開始享受逐漸超越別人的快感,在抵達鳶峰停車場之前,你必須告訴自己已經完成了一半的路程,隨時注意喝水與吃補給,
讓自己保持在良好的狀態,你會發現先前一些衝的較快的車友臉上開始出現痛苦的表情,你是否能在超越他們時還面帶微笑呢?

結論:做好心裡建設不斷告訴自己,你騎的很好

4.鳶峰停車場到昆陽停車場
絕大部分的第一次挑戰的車友來到鳶峰時,面臨體力即將耗盡的威脅,甚至會有抽筋的情況發生,要不是看到身旁的車友繼續前進,許多人會在這裡打退堂鼓,因為繼續
前往昆陽還有許多陡坡等著你,任何長距離耐力的競賽最難熬是全程2/3的地方,沒有人會在終點前500公尺說我不玩了,就算下車用推的也要把它推完,對吧,因此當你
來到鳶峰時要想想從一早出發到現在已經完成2/3的距離,你願意就這樣放棄嗎?許多被迫放棄的車友都是因為抽筋而無法繼續完成,更讓人氣餒的是這段路幾乎在毫
無針葉林的光禿禿的山路不斷迂迴,你永遠看不到路的盡頭在哪裡,尤其在接近昆陽前的幾個陡坡更是會讓人幾乎放棄,直到你看到一塊寫著昆陽的指示牌出現為止.
這段路是全程最關鍵的地方,如果你能謹守前面兩階段的要領,按步就班不急不徐的踩踏,始終保持良好的迴轉,不要求速度快,至少不下車,不讓腳抽筋總可以吧.

結論:注意保暖堅定意志不停踩踏,不怕慢,只怕停,度過撞牆期

5.昆陽停車場到武嶺
如果天氣好時從昆陽可以直接看到武嶺就在遠方路的盡頭,從這裡到武嶺只剩2公里的路程,由於海拔的關係空氣稀薄,你會感到腿怎麼使不出力來,終點武嶺就在遠
方,2公里的路程平時在平地上隨便騎一下子就騎完了,為何有一種看的到卻騎不到的挫折感,這時會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但又不甘心不將它完成,沒關係隨著你不停
的踩踏,武嶺的目標也越來越明顯,終點前的人群裡有等待你的人在守候著,這時反而會讓你不由自主的加快踩踏,距離終點前約300公尺是個山坳的轉彎處,過了這個
彎之後幾乎是平路了,這時你又會幻想你是阿姆斯壯在環法的阿爾卑斯山的爬山站來段最後進終點的抽車動作,當你跨越終點的那一刻,所有的痛苦都結束了,花了多
少時間並不重要,名次也無所謂了,最重要的是你終於完成對自己的承諾,你真的辦到了,沒有任何東西在此刻讓你有一種如釋重負的喜悅,這種感覺會在未來一週伴
隨著你疲憊的身軀一直環繞著你,直到它成為你心中重要的回憶.

結論是完成就是一種勝利
自己能立定目標是件好事.
爬武嶺當然是要練習連續長坡.
磨練自己的心肺, 肌耐力, 和爬坡技巧.
策略和補給等等當然也很重要

就我觀察身邊的人
一般有騎車習慣的人, 有能力100~200K長程LDS的車友, 大概六七個小時.
如果稍微有拉點強度在騎的, 大概五六個小時.
有練車習慣的人, 大概四五個小時.
計劃性修練的人, 才有四小時內的實力.
你屬於哪一種呢?

第一次參加武嶺盃, 我自詡應該有四個小時左右的實力, 結果騎了快六個小時orz
半年後用練習車參賽, 進步一小時, 但發現大家都變強了, 一路被刷好玩的...
今年大概是最後一次參賽, 因為交了女朋友後再難進步orz

geminirie wrote:
我自己認為武嶺難不是難在他很陡 單就最大爬坡%還是很多地方比他高
武嶺的恐怖是在他"又長~又陡" 短距離的爬坡你在快我覺得也沒多大的參考價值
恕刪)


又長又陡之外 , 還有又"高"
空氣跟平地不一樣 , 有些人坐車上去都會不舒服的說.
試試在那邊稍微跑一跑就會發現跟平地不一樣

所以高度也是一個要克服的項目...
另外 "冷" 也是一個項目 ,
不過看攻頂時間,如果抓的好,就不會遇到太冷的早上或是天黑以後時間.


ps : 腳踏車我沒騎過武嶺 ,
但機車/汽車至少 30 次以上
現在就可以去挑戰 只是騎快騎慢的問題 還有有沒有牽車的問題
Life too short makes merry while one can..........
evan5168 wrote:
各位前輩!小弟騎GI...(恕刪)



136是個很不錯的練車地,但相較於武嶺,對騎乘者最大的不同是,136可以用LT值直接上(想想就3X~5X min),但武嶺用這強度去騎.......
個人比較建議去騎乘大雪山,如果沒心跳表,就用你感到舒適的步調上去,齒比在此不是重點,踩踏頻率控制在60~70,到是一個蠻適合模擬長坡的地方。
你騎完大雪山後(到收費站前),然後你想一想這路線騎兩次,就大約是武嶺的強度了。

樓主加油

http://tw.myblog.yahoo.com/jordanaj23/

馬太 wrote:
這是前輩武嶺攻略秘笈...(恕刪)


真的寫得太棒了,體力分配及心態調整真的很重要滴!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