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覺前手賤玩了玩遙控器,看到那則新聞,塔塔加賽,騎淑女車的阿伯,騎學生車穿涼鞋的外國女性,都拿了相當的成績,好恐怖.
算了算,車重+5公斤,影響5(重量差)/70(總重)=7.14%,車身剛性+零件強度差+零件磨擦力差=(概約)10%,淑女車與公路車的人體力學幾何差+人身裝備(卡踏)=(概約)5%.
以上三項加總約20初,也就是說以外在條件而言,相較於正常裝備的我們,阿伯只有我們不到8成的外在優勢,但他卻.........也就是說阿伯的戰鬥力至少是我們1.5倍左右1.5*(100-7.14-10-5)=116.79.多餘100的16.19就是阿伯贏你的地方.但如果給她換上了中等裝備就.............
Stallings wrote:樓上的容小弟抱怨一下..你的方向是對的..但是語氣沒必要那麼不好
強化自己的技術和耐力才是騎車最重要的事
這兩個案例正好給那些只會灑錢的人一個大巴掌...(恕刪)


我想應該往騎車的樂趣以及帶給我們的歡樂.身體健康..還有與車友之間的交流這些正面的方向去思考才是.
一個人騎車絕對比一群人騎車還無聊..進步也慢..這是小弟我的拙見.
只能說人比人氣死人..比不完的啦..總而言之..買車常騎就對了..其他的不要想太多..願與喜歡騎車的人共勉之

冷練帕風 wrote:有很多人買車不常騎,但騎輸人又很不甘心
買車常騎就對了
所以就砸大錢換東換西
但時間的縮短還是很有限

順帶一提
我沒有說器材不重要
底子好的人,使用好的器材,如虎添翼
但能力不佳的人,如果不加強技術和耐力而只會追求器材,那就是本末倒置
爽到車店罷了

冷練帕風 wrote:難說
一個人騎車絕對比一群人騎車還無聊..進步也慢..
看你跟到什麼人
跟到不對的人,不僅無法進步,鬥志也會消失,還會變胖

延伸閱讀
與其跟這種人一起騎,不如自己來,步調不受他人影響
我個人算是自動自發的,不會因為獨自騎就想偷懶
騎車對我來說絕對不會無聊,甚至我也不在騎車時聽音樂
對我來說,練車就專心練車,不是拿來殺時間的
當然,跟比自己強的人騎車進步會很快沒錯
但是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幸運遇到
有多少個阿伯,到了那種年紀,還可以有那樣的身材?
那位阿怕,是長青組別慢跑之友,這點非常重要。
在河濱慢跑,看到這類的阿怕,都要敬而遠之,因為都是怪物級的(指穿飄飄褲的),只能眼巴巴的被輾過和海放,追上去只有爆掉的份。
就運動嘛,輔助的東西,經濟能力許可的人,當然希望可以買好一點的,經濟條件差的選擇低價的東西,這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事。
運動的目的就是健身,人比人氣死人的,運動如果已經失去運動的本質時,就不是運動了,最後到了盡頭也將不會是件快樂的事了。
最後,您在騎車時,會經常的保持愉快的心情而自然的笑出來嗎?
我會(雖然我只是騎3千元不到的孔明車),那您呢?
同樣的,我在慢跑時也是常常自己一個人邊跑邊笑像個瘋子。
車的能量,來自於人的力量;車的質量,來自於小朋友的數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