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UCI 6.8KG車重的規定和大廠高科技羽量化車架的疑問

小弟一直有個疑問 UCI協會的車重限制是至少 6.8KG

但是各大廠仍是不斷的推出超輕超羽量的車架 雖然強度仍是一等一

但如果說要贊助給職業選手使用 成車好像怎麼搭配(一級變速套件 一級碳纖輪組)都很難超過6.8KG

那到底選手們的車子都是怎麼通過秤重的?? 難道在車架裡裝加重片??
2011-04-02 23:37 發佈
是的 沒錯
可以看到很多選手會用在大盤的軸心裡加一條鐵(?)條
為的都是增加重量
好像是把砝碼加放在龍頭的墊圈處~~並不是大盤吧
單車讓世界更美好~踩動你的活力吧!!
你只是好像
我可是真得有證據的喔
http://aqbike.blogspot.com/2010_07_01_archive.html
又不是一定要裝在哪
你想換一支實心鋼座管也可以阿

話說選手也不是那麼喜歡很輕的車
今天跟一些精英選手練車
就聽到很多選手都想換重一點的零件
因為太輕抽車時輪子會被抬起來
驚人的腿力~

野球阿耕 wrote:
你只是好像 我可是真...(恕刪)

不是這個原因吧 0.0
你是說哪個原因?
Boyoungirl wrote:
不是這個原因吧 0....(恕刪)
重量要加在哪並沒有硬性規定

不過重量一般是加在離地面近的地方
例如野球大講的BB中軸

加的地方越高
抽車起來會跟原本差越多
其實也很簡單了
輕量化產品是爲了給車隊及選手“想重則重”的權利
因為無論設計再精巧,過輕的產品,總會帶來剛性不足的問題
像CP家的碳大盤,被指比他的鋁大盤軟好多
許多選手會使用前代更重,剛性更好的大盤,或是使用更重慣性更好的輪組,更重舒適性更好的坐墊……等等
來讓自己能夠發揮得更好,同時整台車也不會偏離6.8太多而影響整體性能
當然也有車隊會用配重的,比如BB裏面的鉛塊,讓車符合重量規定的同時還能讓重心更低,也算是一種性能上的優化
我不是大大
我不過是個嘴砲的廢物 哈哈
加重加在離地面較近的地方是比較合理的,在擺車的時候比較不會受影響

話說在UCI規則中,6.8kg似乎還是不含踏板的重量,現代的車子要搞得這麼重實在是很困難的事情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