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想換騎公路車,但是卻陷入SM的選擇.,麻煩各位前輩幫小弟一下

各位前輩不好意思...
先利用SM把你們騙進來再說吧...

小弟我原本是騎捷安特的M0的19吋...26吋的城市休閒車..
以為親子休閒可以跟小王子一起騎^^...唉..結果幾乎都是我自己晚上夜騎
去河濱都是跟女王租協力車,小王子騎他的車
所以啊...小弟就開始一直動歪腦筋想把它公路化.....1.0的輪胎..換公路車綿密的飛輪
前一陣子還一直在研究要如何改成煞變彎把= ="彎把真的好殺啊
這只有一個原因.....女王不准我換車...
過了快一年靈機一動...想到一個絕招.....就是跟女王大人說我要跟網路的車友交換車騎....
如果兩個人習慣的話就直接換車了....我真聰明...
所以就把它給賣了...再見了..我的0號機

接下來去家裡附近車店看車..捷安特.美利達.(富士沒喜歡的配色..不考慮了).
不知道他們是要銷庫存還是歐北共..
都說我要騎S號....(小弟的身高180.跨高.壓緊的量85CM..鬆鬆的量82CM)
因為騎M號會非常的趴...會腰酸背痛...S號就不用那麼趴了..但是我爬文都顯示我要騎M號的啊
但是我看他們展示車幾乎都是S號...他們連幫我量一下跨高都沒有
所以我覺得他們應該是要銷庫存才叫我騎S號
所以就上網來跟各位前輩求助了...如果真的是要騎S號....
那我就可能買二手車..然後等級高一點的...(跟車友換車當然是中古的)
但是如果是要M號的...就真的要買新車了..因為網路上M號的真的很少

目前考慮M號新車的話就是
捷安特TCR3(11年配色好好看)
美利達路得901-27或是901M-18(10年白綠配色也很好看)
沒有錢可以買更好的車了...因為我不是經濟部長...賣車的錢跟私房錢加起來只有少少的20K左右

如果前輩們覺得S號就可以的話當然就是TCR2囉

這是我看FIS應該要量的數據...我依樣畫葫蘆自己量的....拜託各位前輩幫忙了

各部位名稱 數值 單位
胯下腿長 85 cm(公分)
喉下至襠部 60.5 cm(公分)
腋下至虎口 62 cm(公分)
肩膀寬度 53 cm(公分)
身高 180 cm(公分)



謝謝d0111007 大大的照片....


我就是想要這台車的感覺....
每次我看到有一些人騎公路車.....
很像卡通城市獵人的海怪開那台mini的感覺....
人很大....車很小...我騎那台M0我自己就是這種感覺
那各位覺得我騎ML號可以嗎

2010.12.01
謝謝各位幫小弟解答...
由衷的感謝....
我的結論是
買自己喜歡的ML車架...TCR3的配色我好喜歡(這樣就不會人大車小,很像人包著腳踏車在騎)
大了點就換短龍頭..(龍頭沒多少錢...以後再慢慢加長)
龍頭也不會太高就...太高就拿掉幾個墊圈....(總不能跟我的M0一樣太低...用龍頭增高器吧,越看越醜)
變速系統就先不管它了....
有存到錢再一次升級到105跟輪圈或是換車了..

各位大大覺得我的這樣想法對嗎???
2010-12-01 0:22 發佈

唉喲 wrote:
話說原本是騎捷安特的...(恕刪)

S太虎爛了
我182跨高85
騎M我覺得滿好騎的
我的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su4886/al

唉喲 wrote:
各位前輩不好意思.....(恕刪)



這篇要沉了...
我自己再推一下...

以樓主的身材, G牌一定是買M的
180 cm 上管 54~55 cm 買G牌S號 未來一定後悔

唉喲 wrote:
各位前輩不好意思.....(恕刪)


剛開始騎彎把都會很不習慣彎下來、趴著騎,那是腰部的肌肉群還沒「開化」
所以才會有騎S比較適合的感覺,按你的身高來看,M似乎比較適合您!
我183 跨高87..騎ml比較舒服 m比較好操控..至於s的..沒考慮過..給你參考
Rabobank的車手Menchov身高也是180
他騎Giant M號, 且龍頭長達14cm
你身高跟他一樣, 怎麼可能會騎S號勒?
就算不跟選手比, M號原廠配的龍頭也只有10cm, 比Menchov還短4cm (這跟那裡的長短沒關係)
所以M號就好, 不適合再小下去了
首先...我不了解版主是否有從<<層出不窮>>的Giant Size詢問文中學到甚麼??

S與M差異在哪??立管角不同,上管長不同,頭管長也不同
為什麼你會覺得M比較趴? 因為在甚麼都沒有調整的狀態下,你只有感受到上管長不同所造成的差異....

1.S的立管比較陡, M的比較緩....當我們在調整座艙設定的時候....首先得調整座墊與踏板的相對位置....以你的身材腿長....如果騎S的...相較於M的....座墊勢必要往後挪....無形中增加了身體reach長度....請問這樣你還會認為騎M的會比較趴嗎??

2.S的頭管長比較短....但您的腿比較長....腿長則要拉長座管....但是S號的頭管就比較短.....這樣一來座墊與頭管的高度落差更大了....這樣請問S會比較不趴嗎??

3.再來,騎S號的,為了要降低上述座墊與頭管落差,你會墊高龍頭....墊高龍頭會縮短reach(若立管角大於頭管角的話...小車架一般都是如此)....縮短reach你就會想使用長一些的龍頭....龍頭太長....身體會往車架前方延伸出去....造成重心偏前....

也許有人會問....有些歐洲的職業騎士都騎偏小車款+特長龍頭....這又該做何解釋??職業車手為了增加速度....會設法加大落差....因此會選擇較小的車架達到低風阻的要求...進而增加速度....但是現代運動力學發展愈來愈進步....雖然騎士面對的最大阻力是風阻....但是舒適、踩踏效率與騎乘品質也愈來愈受到重視....我覺得應該要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Size最為重要。

你到車店試車只是在其他變因不變的狀況下,只有試到所謂的上管長.....當然你會覺得騎M的比較趴....試著問你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這種競速跑車,如TCR....你會覺得趴...請重新檢視你自己的身體柔軟度與肌力(一般來說騎得愈久...這些身體指數都會提升)..或還是可以選擇較為舒適的車款,騎乘姿態較直,比較不趴.....不需要看別人買這種車競速車款就跟著買...看自己真正適合甚麼車....
不然就找家店...不用怕花錢....好好的做fitting幫助你自己....


Jimmy_ccm wrote:
也許有人會問....有些歐洲的職業騎士都騎偏小車款+特長龍頭....這又該做何解釋??職業車手為了增加速度....會設法加大落差....因此會選擇較小的車架達到低風阻的要求...進而增加速度....但是現代運動力學發展愈來愈進步....雖然騎士面對的最大阻力是風阻....但是舒適、踩踏效率與騎乘品質也愈來愈受到重視....我個人還是覺得選擇適合自己的Size最為重要。...(恕刪)

跟台灣騎士相比, 歐洲騎士有選小車架嗎?
看了環法讀本, cycling news等網站的介紹
跟01過往推薦的車架size來比, 我倒是覺得台灣人才是選小車架
如前面講的Menchov身高180騎M的算不算小車架? 在台灣這算標準size
但是Menchov卻配到14cm龍頭, 代表此車架對他而言都算稍小的
只以"舒服"來考慮size, 他可能會需要L號+10cm龍頭的車

以亞洲車手來說, 譬如新城幸也
他騎可樂果52cm的車, 配12cm龍頭 (2010環法讀本寫14cm是錯的)
如果以"舒服"來考慮, 他可以騎G牌S號+11cm龍頭 (立管差1度, 所以G牌坐墊要前移1cm, 前叉維持台版2.7cm墊片的話reach還要少1cm, 所以其實G牌+12cm龍頭才會跟他的座艙空間相當, 但是他配FSA小彎把, reach比G牌的少1cm, 所以才要把龍頭縮短1cm補回來)
但是, 像新城這樣的身材, 一兩年前01上大概都推G牌XS的吧, 直到最近才改推S的, 但也還是有人認為XS的比較適合
難道台灣人真的手比較短嗎? 還是台灣人比pro更pro?
如果要找這些騎小車架的車手應該還是不少....Andy Schleck,Iban Mayo,Franco Pellizotti.....他們都愛搭配長龍頭起碼12cm以上。

至於您提到的新城幸也....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如果你去看cyclingnews就可發現,就連職業車手的車架設定也是每年在變.....像Contador....當他們換車/換贊助的時候....甚至鞋子/鞋底板高度/把手reach與drop都會受到影響....很多時後...不光光只有車架角度這麼單純.....似乎連職業車手也在找所謂的最佳出力/發力角度.....

有些人買車會以歐洲職業車手當作參照....因此會去選擇小車架....另外,像Colnago的設計,如C40
是把人設定放在輪子上的....因此標準也會不同。
當然我不是認為買小車架就不對,端看它是不是適合你.....只要你身體可以適合...高興就好....

PS.環法讀本很多資料是不對的.....建議可以參考cyclingnews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