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開箱)手編DT SWISS RR415~~9/22更新....

話說到我的DT SWISS R450在8/23的砲戰中陣亡了,沒了爬坡輪叫我用ZONDA去爬坡我可是有千萬個不願意啊

所以趕緊請"山姆叔叔"處理啦

原本是建議我用XR-200去編輪,但是看見山姆叔叔的 BMC SLR01用的練習輪也是RR415,所以不才的我也

用一樣的就好啦~~畢竟我的檸檬腿功率輸出不大至少輪組也被體重給壓垮~~~你說是吧

當然考慮用RR415也是考慮到框高(約20mm算是低框輪),但是考慮要爬坡~所以剛性必須考慮進去

必免因為太輕而失去剛性導致每踩踏一下就被吃掉了力氣~這是上次的經驗談啦~所以爬坡剛性還是重要滴


請各位看倌~~~看BLOG內容吧

至於我的R450以經變成山姆叔叔要做實驗用的輪框了~~再見了!兄弟~下輩子記的要做保時捷的輪圈啊

山姆叔叔的~~~~~~打破砂鍋"切"到底.......重量篇

七月鬼門之~ 遇到了跑不掉

我先告退啦按這裡檢視網頁

----------------------------------------------------更新訊息----------------------------------------------
就在凡那比颱風過境的9/22白天下午出去試車,DT SWISS RR415的輪組給我的感覺就是"剛性"很足夠

光是起步感覺就是一整個輕快,以30-35的速度在帶感覺上不會覺得需要多麼奮力踩踏去維持速度

在剛開始爬坡時僅有聽到一兩聲"輕哼"的聲響隨後就未再出現過,應該是SAM出貨時殘留應力以經釋放掉了

所以隨後的重踩僅"輕哼"一兩聲

而且爬陡坡時能夠比ZONDA輕兩個檔位完全不會感覺........................拖,感覺很物超所值很值得推薦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剛裝上的VITTORIA 55克超輕內胎,竟然就在回程時破了

當下只知道趕緊換掉內胎,但是忘記去看到底怎麼破掉的,回家一看才知道破了一個直徑約1公分的大洞

問題是內襯沒有跑位掉,外胎沒有破掉還是穿刺的痕跡,看來應該是V牌的品管問題,找個時間斌哥詢問看看

能不能以瑕疵品項代理商更換,不然那個內胎不便宜哪



2010-09-18 1:17 發佈
dekajo wrote:
話說到我的DT SW...(恕刪)

看到DT SWISS R450的重量,其實國產的alxr380便宜又好用,重量又較輕。
我愛單車 wrote:
看到DT SWISS...(恕刪)


我對ALEX的車圈是不太熟悉,但是我注重的是剛性.........


我愛單車 wrote:
看到DT SWISS R450的重量,其實國產的alxr380便宜又好用,重量又較輕。


dekajo wrote:
我對ALEX的車圈是不太熟悉,但是我注重的是剛性.........


現在大家對輪組還正處於重量的迷思,

而不回到基本面 - 剛性與傳輸效率.

目前對輪組應要轉換成最新的觀念 : 如何傳輸力量的損失降到最低.

輕有什麼用呢? 當輪組承受極大的踩踏能量而形變的時候, 一切都是枉然!

DT Swiss 的框為何會被推崇, 因為他是"焊接"框, 又能作到這麼輕,

焊接與平接的輪框, 在爬坡時最能明顯剛性的差異,

並不是一昧把張力拉高就好, 應考慮材料的本身承受能力才是.
http://www.plurk.com/Snowfi/invite 一起噗浪吧!
Alex R380 也是焊接框喔~我覺得剛性也是一粒一的

R380秤重
偶的是Instinct花鼓+DT AEROLITE 很好騎的說

不過在下武嶺時前輪的貼紙碰龜了
君羊~ wrote:
偶的是Instinc...(恕刪)


DT AEROLITE~~~要價不斐啊~~~光價差就有四五倍耶

看來你那一組"謀獸"
我也有用這組框編了一組爬岥輪
配的是instinct花鼓加dt的鋼絲
不過5月編完到現在很少用這組騎,大概還騎不到3~400km=.=.....
大部份還是用雲豹o@m的輪組騎

當初幫我編的老闆都一直問我說 是不捨得騎那組嗎orz

不過最近又快要敗一組能見度很低的板輪,心中一直有小惡魔
runpffy wrote:
我也有用這組框編了一...(恕刪)



沒辦法!版輪週邉用品很貴~~~所以用不起

所以平路用ZONDA已經足夠,加上有目前的爬坡輪組應該對的起我的檸檬腿了

dekajo wrote:
沒辦法!版輪週...(恕刪)


週邊也還好啦~只是破胎後會很心痛......
不過有看了維多利亞CORSA CR管胎的價格就還能接受了0.0...
跟他普通的二級胎價格差不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