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700X23C 公路車,有那些的方法讓 騎乘更舒適 嗎???

各位大大,兩年前小弟買了公路車時,考慮到 長途騎乘要舒適,減少疲勞累積
所以挑了 Carbon 車架+前叉,輪胎也是選用 評價不錯的 Zaffiro Pro 700x23c 60TPI

騎了半年之後,想舒適一點,於是將胎壓改為 前105+後110
輪胎也改為 Rubino Pro 700x23c 120TPI


騎了100K之後,覺得沒有達我預想的舒適(當然不是跟登山車比)
小弟爬文之後,大多是我採用的 "低胎壓" "120TPI "
既然外胎的方式只有這兩種,小弟想將內胎改為" 乳膠內胎 700x 22/23C "
但乳膠內胎 價格還蠻高的,已和 Serfas Seca RS 輪胎 差不多價格
蠻猶豫的.....
請各位大大給個建議好嗎???
除了 "低胎壓" "120TPI " " 乳膠內胎 "之外,還有那些的方法讓 騎乘更舒適嗎???
(以 700X23C 為標準 )

另外,各位大大若是有用過 乳膠內胎,可以分享一下使用心得嗎 ???

P.S.我不敢用 CARBON 車手+車手頭
2010-09-08 11:18 發佈
SENDOH0420 wrote:
各位大大,兩年前小弟...(恕刪)

還有更舒適的外胎(EX:PRO3)
輪組 用鋼絲幅條數多一點的(EX:32H或36H)
Don't look back in anger! I heard you said.
1. Carbon彎把
2. 把帶纏兩層
3. Carbon坐弓的坐墊
以上這些都是有效果, 且不會影響踩踏的
如果要更舒服, 那最直接的就是換25c胎, 打80psi就好, 不過騎起來會比較拖
不過也不是任何一條25c都夠軟, defy2配的kenda 25c胎, 比schwalbe blizzard 23c還硬=..=
michelin pro optimum可以考慮, 這組胎為25c, 有分前輪跟後輪, 不可裝錯
不過目前只有看過giant成車配的, 還沒看過零售...... =..=
可考慮改用

1. 700*25c的外胎, 打到90PSI會舒適很多, 且不太會重拖
2. 較厚的手把帶and/or矽膠襯墊
3. 上半身/手臂練一點肌肉, 類似彈簧的作用也會比較不累

個人想法提供您參考囉
SENDOH0420 wrote:
...長途騎乘要舒適,減少疲勞累積...(恕刪)


多休息吧

"低胎壓" "120TPI "?????????????????????????????????????我誤會了嗎?

胎壓單位是PSI 編織密度TPI

PSI~胎壓120PSI算剛好,700x23C OPEN胎多半都可以打110PSI以上,外胎應該都有最低胎壓,過低可是很容易蛇咬的,我就曾經打80PSI過坑洞蛇咬過

TPI~TPI120算低,低TPI路感會比較硬,市面上最高TPI的外胎好像是360TPI,以舒適為取向應該試試280TPI或320TPI的看看



http://www.klavier.idv.tw/eob/workshop/20061214.htm


碳纖龍頭跟握把不敢用的原因是~?其實用個大廠牌的碳纖握把就很牢靠又舒適了~我反而是見過很多次前插斷而沒見過握把斷耶~
meridian wrote:
Carbon彎把
把帶纏兩層
換25c胎
我目前沒有纏把帶,沒戴手套,手把、龍頭是鋁的,輪胎前 20 後 23,胎壓 115 ~ 120 PSI
延伸閱讀
Stallings wrote:
我目前沒有纏把帶,沒...(恕刪)

時速騎10, 不管車子多硬都很舒服
meridian wrote:
時速騎10, 不管車...(恕刪)
很可惜我沒有騎那麼慢
我上一篇講的是真的,沒豪洨啦! 我的車真的是這樣搞的
理論上TPI愈高 舒適性也愈好 可以考慮維多利亞 OPEN胎也有TPI有到290,320的試試囉
TPI 60 120 那都是一般般啦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