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Fitting有那麼重要嗎?

最近Fitting的話題那麼夯....幾乎每個騎公路車的人都去Fitting過........
然後斤斤計較那幾公釐.....

可是我有幾個疑問:
1)一個人的身高臂長腳長在一天中的各個時段都不一樣,有人光是身高就會差個3~5公分,請問這樣的話去計較哪幾公釐有何意義?

2)身體左右根本就是不對稱的,根據統計,90%以上的人左右手腳的長度差異是0.5公分至2公分的!
那Fitting時會注意到這點嗎?曲柄還可以選擇兩邊不同長度(實際上很少人會這樣選).....
那把手呢?煞把呢?

3)另外..對於開過刀,例如手臂或是肩膀...造成某些角度在騎乘時不舒服,請問該如何解決?






(今天看了6頁.......我已在54樓回覆了......唉...)
2010-05-28 16:5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fitting
聖皇龍 wrote:
最近Fitting的話題那麼夯....幾乎每個騎公路車的人都去Fitting過........
然後斤斤計較那幾公釐.....

可是我有幾個疑問:
1)一個人的身高臂長腳長在一天中的各個時段都不一樣,有人光是身高就會差個3~5公分,請問這樣的話去計較哪幾公釐有何意義?

2)身體左右根本就是不對稱的,根據統計,90%以上的人左右手腳的長度差異是0.5公分至2公分的!
那Fitting時會注意到這點嗎?曲柄還可以選擇兩邊不同長度(實際上很少人會這樣選).....
那把手呢?煞把呢?

3)另外..對於開過刀,例如手臂或是肩膀...造成某些角度在騎乘時不舒服,請問該如何解決?


這篇有戰的潛力..
希望樓主不要來個射後不理阿..
我以前也是很懷疑有差這麼幾mm,但是自己親身試過後,就是這幾mm會讓你不舒服。
你試試看把椅墊前後移動5mm,或者把卡踏前後移動1~2mm再騎看看ITT。自己的身體
自己最清楚。
Bartolomeu.Dias wrote:
我以前也是很懷疑有差...(恕刪)

請問什麼是ITT?
聖皇龍 wrote:
一個人的身高臂長腳長在一天中的各個時段都不一樣...(恕刪)

我玩車30年從無做過 Fitting,都是騎上去調,當然選車架最重要,通常一眼望去車架就知是否適合自己,數據只是參考用並非必然,但對新手來說有這些數據都是好事。
PS:我只知到我身體有樣東西每天都有不同長度,但真的不知到身高每天也有不一樣...真的不知
我是大壞人 wrote:
這篇有戰的潛力..
希望樓主不要來個射後不理阿..


這有啥好戰的???
不懂就上來問很正常阿,幹麻挑釁...............
版主問的幾個問題蠻有意思的,我也想知道答案..
比如問題裡的:
1.身體左右根本就是不對稱的,那Fitting時會注意到這點嗎?曲柄還可以選擇兩邊不同長度(實際上很少人會這樣選).....那把手呢?煞把呢?

2.另外..對於開過刀,例如手臂或是肩膀...造成某些角度在騎乘時不舒服,請問該如何解決?

我也很想知道答案,想聽看看板上前輩的看法...


我騎MTB與林道裡的精靈一起共舞...
正因為身材和體力狀況一直在微量改變,fitting和微調才顯得重要

小弟的認知是: 一般的公式只是提供一個開始調整的基準點,之後只有在不斷地騎乘中累積經驗才能找到合適的fitting,而且也還是會一直變化的

有時真的就只是調了幾公厘騎起來就比較舒服~ 我不否認有時是心理因素... 因為有調過就有"有改善"的錯覺
---Grusfaux yui Chu, 2007--- *嗯... 小弟既不姓俞也不姓朱,而世上也沒有鶴頸蛙這種生物
fitting不是final, 而是begin
等你車子騎到爛, 身體自然會告訴你怎樣騎最有效率, 那時fitting就不重要
但如果剛開始騎車, 沒有一個標準告訴你該怎麼騎, 自己閉門造車, 恐怕會越練越糟糕
車架出廠已經標示size及適用身材;除非三頭六臂否則差異性有限
剩餘不就座艙前後高低一點+龍頭長短一點...偶爾享受微調樂趣
就教01許多達人購車的經驗...參考其Fitting也很受用
當然啦!01也不乏很多Fitting魔人...老王賣的瓜包甜
要賺我這個錢...樂趣還被剝奪...我~不~幹
對了~我170而已...騎54的車架.so~
一日北橫 武嶺 北高 蘇花 武陵...照幹
你所說的左右之間的偏差值,其實就是「病」態
之前有帶一位朋友去看我認識的一位長輩
他說他的腳是長短腳,差了還不只一兩公分
結果那位長輩要他站著摸自己的左右胯
結果發現胯高是一高一低一前一後
長輩告訴他,這是結構歪掉了,並不是真的長短腳
所以就幫他調了一下,結果胯馬上調成平 的,長短腳也不見了
基本上西醫對於這些是沒有辦法的,所以你講的情況 ,對西醫而言確實是存在的
所以我之前寫了一篇文章叫---受傷騎車還是騎車受傷

如果你的狀況 是受傷了,那麼你在FITTING時確實必須把這重狀況考慮進去
不然你很可能因為原本結構就有問題,沒有注意結果是越騎越傷
基本上你所談的FITTING除了踩踏平台之外,已經談到了人因工程
也就是踩踏效率的部分了
一般而言車店裡面所談的FITTING是只有踩踏平台的部分
如果是踩踏效率的部分,那麼只有專業人士才能做了

不過就象我之前和我一位朋友談的,就算是西醫在談復健
但是類似筋胳問題,其實是沒什麼辦法醫好的(純屬個人之見)
所以儘管談到人因工程,也只是讓你儘量不再受傷,而不是治療

之前樓下有位鄰居,他的腳受傷了一個多月,做了十幾次復健---沒效
最後他和仁愛醫院約好要去做核磁共震之類的檢查
我告訴他,其實你這個沒有什麼大不了,只是西醫不會治而已
於是我帶他去看一位長輩,大概過了四十幾分鐘之後,只看他從長輩家走出去
後來他在路上打電話給我---他說真的很神奇,全好了,他現在可以正常走路
所以原本 排好的檢查也不去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