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在今年初購入了一台全新的KUOTA KREDO全黑優惠成車(可能是全台僅剩),
歡喜之餘,買來3個多月也沒有騎多少里程的情形下,
卻發現前變下面(五通上面)出現了近似U型的裂痕,也可摸得出來該處並不平整。
經向原購買車行反映後,也於5/2將此車牽回原車行,並寄回昇陽處理。
5/17車行回電給我昇陽的回覆,意思大概是:
-----------------------------------------
是車架本身的瑕疵,所以需要換車架。
但由於此車架已無生產,所以是貼錢換kredo ultra,報價是一萬九千
不然就是換下一級的KEBEL
-----------------------------------------
經再次確認後發現原本購入的全黑KREDO車架當年的定價是66000,
而今年的KREDO ULTRA定價是85000,差價剛好就是所報價的19000元
由於車架的品質不良,卻要我一口氣再拿19K不是要我的命嗎?,於是又請車行代為向昇陽反應
得到的回答是:
----------------------------------------
由於當初買的是KREDO優惠成車,所以實際上車架價格與現在的KREDO ULTRA的價格
大概將近是30000,而廠商已吸收了部分價差,所以報價是19000
----------------------------------------
最後由於談不攏,所以昇陽說是需要幾天再找找看有無相同的車架讓我做更換。看來還有得等~
(阿彌陀佛~應該不會就拿原來那支在去重新拷個漆後當作新的再拿回來給我吧?!)
由於是車架本身有瑕疵問題又沒有相同東西可更換,在不太可能往下換KEBEL的情況下,
卻需要自己全額負擔更換KREDO ULTRA車架的差價,這樣是否也算是一種強迫消費呢?
如果優惠成車那部分可以算是廠商吸收價差的部分,那是否說買優惠成車的遇到問題就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呢?
明明是KUOTA本身的品質問題,車主卻需要負擔全額換車架的差價,那意思是不是說
1. 保固內品質有問題,不得不更換不等值商品時,消費者要自行承擔,廠商不需負擔
2. 購買優惠成車後如發生問題,優惠即不存在
(因為昇陽已經特價賣你,已有十足誠意,所以如有後續問題,消費者要吐出來)
3. 消費者需非自願性改買無優惠之商品
大家買車保固內遇到問題時也都是遇到同樣的處理方式嗎?
有受過氣的車友們一起發個聲吧~
原來的車

前變下面大盤的內側出現近似U型的裂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