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有關於UCI的規範部份是有不有說到公路車輪組,一定要有通過UCI的才能上場比賽!!!今年三月份的環台賽中聽說有部份車隊因為輪組不是服合UCI的輪圈所以要罰錢......那這樣的話剛比完的AMD環花東賽是參照UCI的規範進行比賽.....這樣各車隊的輪圈不就都是違規都有罰錢了呢????大會手冊是有說不得使用“迷你通信器材(小密峰),是為了和“國際比賽“接軌,是不是2.1HC以下的賽事輪組就不受這樣的規範內呢???
MINI-JASON-SHENG wrote:請問一下有關於UCI...(恕刪) 要不要車重也比照uci規範辦理呢??要不要saddle setback也比照uci規範辦理呢??要不要驗尿呢??(我懷疑有人可能偷打EPO,或是他比賽完噴在腳上的東西有問題)
MINI-JASON-SHENG wrote:今年三月份的環台賽中聽說有部份車隊因為輪組不是服合UCI的輪圈所以要罰錢...... 環台賽有UCI的裁判長,他的任務就是負責去「刁」整個環台賽要賽事等級要符合的規格相同。只是我們不曉得他有沒有去「刁」其他的外國人隊伍。
MINI-JASON-SHENG wrote:請問一下有關於UCI...(恕刪) 今年是因為協會有野心想要把賽是昇等到2.1級,所以UCI的規定都管很嚴。輪組規定是說高於25mm的輪框(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細節),都要拿去給UCI轉一轉,敲一敲,撞一撞,確認選手在賽道上不會把輪組搞成殺人武器。當然這些測試認證是要繳錢的,不然UCI怎麼會肯幫產品背書呢。不過推自有品牌時,這應該是必要的成本吧,不然永遠都是俱樂部團騎時的神兵利器,在正式比賽上不了檯面。當然再嚴重一點,就好像不屑開大廠的汽車,在祖國找了一台山寨車,開得很爽,還大言不慚的說好操、耐凍、拼第一,反正很難有機會被撞成希巴爛。無線電的話,那是UCI規定從1.2級和2.2級開始全面推廣禁用無線電,理由的話看看去年環法搞得狒狒楊洋的那些討論吧。
UCI 有警告,廠商送測通過後,不能用在廣告稿行銷連"UCI" 3個字都不能提到.花了一大把錢送測後,只換回一份 PDF 檔案.告訴你通過了沒? 哪些有通過? 沒通過的原因目前知道有通過測試的輪組品牌為...(依字母順序)AMBROSIOCAMPAGNOLODT SWISSFULCRUMMAVICPRO-LITEREYNOLDSSHIMANOZIPP花東賽有市民組,跟 UCI 無關環台賽就可能要接受UCI的規範不過參加環台賽的國內車手,我想很多沒有 UCI 選手認證資料要將UCI的規矩套用在他們身上,是否福利也要比照一下.
有關於UCI對公路車輪組的規範部份,總共有下列三項:1.輪圈斷面高於25mm。2.鋼絲數少於16支。3.鋼絲寬度大於2mm。只要符合其中一項,便被歸類為"非傳統輪組",必須送指定的受測單位測試通過,再依據通過的測試報告向UCI請求登錄,其他未符合任一條件的輪組可以直接使用。目前有輪組通過測試並登錄的品牌並不只五樓說的那些,其中也有幾家台灣廠商在內。
提供大家参考:對非傳統輪組的規範在Part I: General organisation of cycling as a sport項下1.3.018條於2010.04.23的最新版本,所有通過UCI測試成功的輪組品牌及型號,皆詳列於項下技術文件中也包含了幾家台灣廠商(含代工)的輪組,以比例來說,不多就是~若真要在基層賽事落實執行這項規定,問題比較大的應該會在便宜白牌或二線國產碳纖輪組的產銷體系,以及手邊沒有大廠輪組可用的市民選手...
我是大壞人 wrote:要不要驗尿呢??(我懷疑有人可能偷打EPO,或是他比賽完噴在腳上的東西有問題) 藥檢在台灣小比賽很難執行樣品進LCMSMS,貴得要死能接而不疏漏的單位極少即使有人有儀器也可能過不了確效
MINI-JASON-SHENG wrote:請問一下有關於UCI...(恕刪) 錢錢錢...玩得海了,錢很重要而且真的玩大了你我都沒得參加比賽因為要UCI選手證,要有註冊車隊要你台灣目前只有環台賽是這樣能有幾個人參加? 今年算人多的了"俱樂部聯賽"玩玩嘛...搞這麼認真嚴肅,讓我實在很難瞭解你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