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還因此發炎,後來諮詢「suhumi」及EOB「F.C.」,才發現上管水平有效距離525mm的車架對整體座艙設定比例最完美,自此就讓我對升級至Compact Pro有更充分的理由,開始了每日上網找尋車架的生活。
GIOS的鋼管車架只使用DEDACCIAI專為其生產的Cr-mo管材,並以全手工打磨的Lug接頭接管(就是中了這亮晶晶的Lug毒),直到最近上GIOS官網發現找不到Compact Pro的網頁,才發現原來因為義大利工廠目前已無管材,所以義大利的車架不再生產,且請F.C.詢問鈦美確定目前僅剩日本線的成車,當下毅然決然的從美國eBay標了支車架回來。
這一切來的太突然,腦海中規畫的CAMPAGNOLO CENTAUR鋁合金系列(鋁把好像也不好找了),BORA ONE輪組也在F.C.中肯建議後先暫停,畢竟原來AIRONE已升級為6600及R5,直接移植效能不差,整體外觀也還蠻搭的。先騎一陣子,等人車合一後再升級也不遲。
過去每輛車都在EOB作保養調整,F.C.細心認真的態度,相信有接觸過的車友都很滿意,所以這次組裝當然交給他處理。人生中的第一輛一級車,實在非常期待它的誕生!之前上過F.C.的拆裝保養的課程,加上他的個性非常好相處,所以就冒昧詢問是否可單獨以這台車為範例,開個自己動手的實車組裝課程,F.C.當然爽快地答應囉!
只是1天過去了,2天過去了,一個禮拜過去了,F.C.實在排不出時間,最後只好安排晚上關店前動工,因為邊教邊組,所以花了兩天時間,第二天還搞到凌晨一點,真是愧對他了。
犧牲F.C.的名譽,假借其保養搞掛零件為藉口向老婆告假(每天都要洗碗、洗衣的小男人),連兩天跑去他店裡組車。因為gios的車架都是藍色,所以從AIRONE換成Compact Pro掛在牆上老婆都沒發現車不一樣,心中的大石才放下(其實是怕被罰跪算盤)。也因為這樣所以照片會做一些處理避免曝光唷!
組裝前當然要好好欣賞一下車架,


百看不厭的頭標設計

型號標示貼紙

連五通處都有品牌名稱

Compact System 可調整後下叉長度的設計


驗明正身


亮金金的頭管

白閃閃的右後下叉


前叉上也有金色品牌名稱

全車上唯一的瑕疵,前叉品牌貼紙破損了

金色的水壺架螺絲

連頭管Lug也有品牌的強調


組裝流程開始,F.C.先替車架上硬質的保護臘,讓組裝途中產生的金屬碎屑不傷烤漆且更容易清除,


換我上場了,BB試鎖會被卡住,所以洗牙絕對不可省,因為我太喜歡gios的藍,刮掉一點都捨不得,所以銑面就跳過不施作。



立管中有一些燒焊的殘餘物,一樣要銑除


銑完後還要用砂紙磨平,看照片才發現左手手套居然戴成這樣,一整個就是不專業啊!

確實排除前置作業中產生的碎屑


安裝BB前在牙紋處上防卡劑,防水套管接合處上黃油,避免卡死及增加防水效果


裝上第一個零件囉!小心慢慢的鎖入

F.C.指導如何正確施力鎖入BB而不令其受傷

F.C.說明SHIMANO大盤設計及安裝需注意的細節

聽從指導仔細塗抹黃油

終於要插入大盤了

我壓

我擠,不管怎麼喬就是裝不進去

F.C.實在看不下去了,輕輕一推就到位


F.C.指導左曲柄安裝步驟


BB安裝義牙的MICHE Super Type,淡淡的金色,跟車架上的金色字體相呼應

安裝頭碗杯座

發現我還蠻適合演戲的,真的有需要施力到如此面目猙獰嗎?


擊入前叉軸承座前也要上黃油

敲擊前一樣先說明注意事項

F.C.特別強調,前叉千萬不要放在地上或輪框上做打軸承座及梅花的動作,免得零件還沒組就先變形或受傷了

零件固定好用力敲就對了

軸承塗上F.C.愛用的白色神油,聽到價格還真嚇一跳,整個手軟擠不出來

擠不出來

還是擠不出來

仍然擠不出來

我放棄了,還是讓專業的來好了,F.C.毫不吝惜的擠上一堆

預鎖龍頭,插入坐桿準備調整座艙

架上訓練台調整水平,將FITTING後的數值套入設定


設定完數值,量測龍頭高度後,確定前叉上柱需裁長度。ISP座桿就算了,但是前叉上柱F.C.非常堅持不得在車架上裁管,因為這時頭碗未緊迫,裁切產生的碎屑絕對會進入頭碗,若是珠槽式軸承可能就會有明顯的異物感。

取下前叉裁管,F.C.為了讓我體驗鋸完鋼管那種手軟腳軟的感覺,所以就算有切斷機也不讓我用,全程手動。一看握法就知道是個沒使用過鋸子的傢伙。

好不容易鋸完,一樣要將切口磨平

打梅花時前叉千萬不要放在地上或輪框上喔!

再來一樣邊指導邊仔細安裝剩下的零件



F.C.傳授小技巧,如何施力以達到所需扭力值




接下來就是比較細的工,所以就交由F.C.來完成了。
仔細確認煞變把左右高度一致

採用Campagnolo 2010盒裝線組

再看一眼迷人的頭標。注意到了嗎,品牌LOGO對正的小細節F.C.也很要求喔!

將超低阻力的白色神油從內線進入處擠入,穿過後整條內線批覆上一層超薄的油膜,讓手感更加輕鬆明確也增加防水效果,實在是便利的方法。

F.C.在調整變速前會先將內線呈現緊繃的狀態放置一段時間,趁這時候休息哈拉,順便達到讓鋼索釋放張力的目的。每一步驟都看得到細節與用心。
變速線釋放張力中

煞車線也同樣進行張力釋放

因為6600還是走蟑螂鬚,F.C.分析變速線交叉與否的差異及可能發生的影響後,決定於前方交叉。車手把雖然有走線槽,但是F.C.說走在前方於握持休息把位時,手指會感覺到有凸起不平整的情形,而且不好看,所以他都會將線走至手把下方。

看得出來後下叉有貼保護貼紙嗎?

哈拉完,張力稍做釋放後,再度上修理台完成變速調整

車手帶還沒纏就先剪,這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又是F.C.堅持的原則之一,車手帶不只要纏的漂亮,還要完美的呈現品牌。看到對齊的品牌文字,一整個虛榮啊!

不只對字,連纏繞方向也有考慮到順著手掌握持的方向喔!

終於完成啦!請各位看官慢慢欣賞美照。
掛鍊釘

鋼管車必裝的MICHE座桿







GIOS Compact Pro 的高剛性,踩踏動能的轉換效率應該不需我這肉腳來贅述,光看網路一群松鼠的介紹就讓我著迷不已。重點是能夠在專業細心的F.C.指導下,自己親手組裝愛車,那成就感實在是難以言喻。於整個流程進行中,有辛苦也有歡笑,真是個有趣且能快速學習的超值體驗!最令我開心的是全部花費的總額比直接購買成車還要便宜很多,實在是滿足感急速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