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ay 碳纖問題請教!!

最近給自已買了一台orca新車~~~想說對碳纖這神奇的材料多點了解~~~無意中看到toray 碳纖維的產品規格介紹,如圖片~~~想請教01上的各位高手~~~如果假設兩台採用一模一樣車架設計,管徑、工法、重量、角度等都一樣的話~~~~
一、那用M55J碳纖做成的車純綷只是比M30碳纖做成的車,較具有彈性、騎起來的感覺較舒適而已嗎?
二、另外像我無法像職業選手瞬間踩出相當高的功率,若假設純以功能性來講,其實我買T800跟T1000製成的單車,騎起來的效率也是一樣的囉?
三、還請各位高手不吝對小弟的疑惑,指點指點!!!
toray 碳纖問題請教!!
2010-03-22 21:4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TORAY 碳纖問題
果然沈下去了~~~自已再推一下,呵呵~~
bryan12345 wrote:
最近給自已買了一台o...(恕刪)
這個問題 真的蠻複雜的
我儘量 解釋
1.先說明一下這張圖的意思,X軸是E值(楊世係數),Y軸是Sy(降伏強度),而纖維一般來說會有方向性,這張表中只列出拉伸方向的E及Sy,所以,因該就是所謂的1方向或是說X方向
2.再來詳細補充各纖維的工程常數
纖維 Sy(Gpa) E(Mpa) 延伸率% 密度
M55J 4020 540 0.8 1.91
M30 3920 294 1.3 1.70
T800 5490 294 1.9 1.81
T1000 6370 294 2.2 1.80
3.從以上的資料,我想已經回答男哥許多問題了,看M55J與M30可以看出Sy差不多,但是E值卻差很多,對物理意義來說就是M55J比較硬,剛性比較好,白話一點就是[受到同樣應力下M55J的應變較小],但是他的延伸率又很差,可見碳化的很嚴重,物理上來說就是比較脆,哇!到底在說什麼?我哪災....我想如果同樣的鋪層交度/層數+相同幾何,M55J的重量反而比較重,且自然振頻比較高,但是承受力量的能力相當好,在相同應力下變形小,撓度小,但千萬小心延伸率0.8%可能不是很耐衝擊性的撞擊,當然,M55J的纖維比較好,所以!換了纖維絕對不可能用一樣的設計,由於E值較好可以安心的做減重設計,挫曲能力也較好,管壁可以薄一點,直徑可以粗一點,延伸率差可能會用較高的樹酯比率,所以密度會降一點,總的來說,還是要看設計,兩種材料會有不同設計方案,所以,要看RD的設計方向,才能下結論.
4.再來看看T800跟T1000,其實這兩種纖維製作想法基本上的方向是一樣的,一個是進階款而已,強度(Sy)增加了就可以減重嚕.
5.話外一提,這四種纖維還有一個不同處,就是纖維樹,M55J目前只有6K的形式,M30則有1K,3K,6K,12K,T800有6K,12K,T1000則有出12K的,有什麼不同呢?下回分解.最大的差別就是看起來不一樣,哈=廢言
6.最後在提一下,力量的傳遞主要與幾何的設計有關,以及介面的設計,以上先報告到這.(取自romiton)

shyanchu wrote:
這個問題 真的蠻複雜...(恕刪)


補充一點,拉伸強度跟耐衝擊性是兩種物理性質,也並非絕對正相關。因材料結構而定。
編織的工法多半是為了補足材料本身在某項性能上的不足,

PS. 1.如果引述別人的理論時,自己不懂或不確定的部分還是備註一下或乾脆別寫出來比較好。
2.如果打算自己黏一台碳纖車架,這些產品知識確實很實用。
再來畫唬爛一下

耐不衝擊在金屬上一般是用硬度和延展性來判斷
碳纖維/樹酯 這種複合材料的耐衝擊性 相當低
金屬被撞到 大概會變型 複材被撞到 那就等著聽那清脆響亮的纖維斷裂聲
運氣好 樹酯還可以勉強維持外型 但是 完全沒有功能了

上述所討論的M55J M30 T800等等 官方提供的工程常數數據
都只是 [碳纖維]
而實際在應用的時候 通常使用纖維的型式(工法則暫不贅述)
1.預浸材
2.纖維布
3.繞線
而這些形式的纖維附成品 實際的機械性能 還是得經過試驗才能確定
跟使用的 [樹酯種類] [樹酯含量] [纖維編織方式及密度(纖維布)] [繞帶寬度(繞線)]
等等 有著相當大的關係
所以M55J跟M30纖維所製成的附成品 是否如原絲一樣優異 勢必得驗證看看

說著說著 還真想自己搞一台碳纖車來 玩玩
先試著做出 衝浪板好了 有興趣加入者
請先洽詢 [男哥]
那得有辦法先買些碳纖絲進來,才有辦法做衝浪板啊~~~~星期六有約騎喔,去永安漁港,但不是小弟我雨男約滴~~~~
romiton wrote:
再來畫唬爛一下

耐...(恕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