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遊的過程中,總會有朋友騎公路車,自己也試騎過幾台,公路車對於踩踏力道的傳遞效率著實讓我印象深刻
同事也頻頻對我灌輸公路車比較好騎的觀念,在自己作過功課後,也曾與同事討論到想牽鋼管公路車的念頭(原因當然是因為鈦車太貴、鋁車太顛、碳纖車不環保)
月前,同事興致勃勃的告訴我,KHS要出新的Club 2000與Club 3000,會採用Columbus的管材喔,還會很屌的用上LUG的工法!!
故今天,個人入手了這輩子的第一台公路車(果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認識壞朋友真的會讓人一再敗家


全車照,據網路上所查到的參考資料來看,不含踏板重約8.7kg

Columbus SL的鴿子標籤


車頭的KHS logo不是新的原子花logo,而是採用了跟骨董車相同的logo

車身的KHS字樣都採用復古風,大寫及草寫體重疊

有牙龍頭,螺紋頭碗

座管及KHS開發的座墊,座墊的塗裝是新的顏色

頭管的LUG,看得出紅漆是採人工遮蔽後噴塗的

前叉的LUG,採同色塗裝,有點想上些紅漆

座管LUG

簍空的五通,比較特別的是變速線的走線方式,這種設計方式的名字要請前輩幫忙提點

特點二,前叉與後叉快拆處採用不銹鋼,不採烤漆遮蔽,以避免拆裝時的損傷

後下叉快拆及勾爪為不銹鋼

後叉另一處亦為不銹鋼

美國鷹輪組 American Classis Victory,重1637g,試騎時朋友說輪組在轉動時跟車色很搭


附上原廠快拆

配的外胎是Vittoria Zaffiro 700*25C

Ultegra 6700 煞變把

50/34 大盤

同系列後變

與Ultegra 6700 12/28飛輪
1/31的瘋200,我會帶著這台車前往屏東挑戰,請車友不吝加油打氣

可憐的P20-RA6,三月的NS300再帶你去花蓮啦 (啊,我沒說我10月已經牽了台彎把小徑嗎?)
-------------------------------------------------------------------------------
3/18 update
已經用這台車凸完1/31、2/27的瘋系列賽程了,接下來還有3/20的200k,這次要和1000+的人一起來瘋一下。

關於騎乘的感覺,真的是QQ的,以20~30Km/h的時速騎過路上的五線譜時(下坡),連續的彈跳被揉在一起,感覺到的是連續但不會很尖銳的震動;而在時速低於15Km/h時則會有段落分明的彈跳感。對比於P20-RA6,以接近的時速通過時,手把震動的程度相差甚大。原廠配置的700Cx25的外胎、輪組與車架對於不良路面所造成的震動應該都有所吸收、抑制。
我也把這台車借給身材相近、騎乘09' OBREA AUQA(鋁車、炭纖前叉)的朋友幫我照顧了幾天,對於彈跳的減輕他亦深有所感,而齒比的配置也讓他在爬大同山時覺得更省力。(AQUA 大盤50/36, 飛輪12/25; Club 2000 大盤50/34, 飛輪11/28)
因為瞞著老媽買的車,先前都把車子寄在親友家,後來就裝在攜車袋裡藏在家中,到現在都還沒有洗過一次車。

之所以沒什麼更新,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平常日根本不敢光明正大騎出門,到現在才騎出門三次(兩次是瘋系列)。
以上,希望對這台車有所興趣的車友有所幫助。
-------------------------------------------------------------------------------
5/11 update
這台車已經經過4場瘋系列的洗禮了
3/20跟5/9的200k都有下雨,3/20夜間在濕滑的路面上趕路回終點,下坡時加速下滑時感覺還OK,胎面的抓地力應可信賴。
唯一一次轉倒是發生在5/9新店往坪林北宜段上坡,因路面青苔而滑倒,不能歸咎於胎皮。
但在5/9台北到新店段,因連續的遇到紅燈而須作反覆的加減速動作,感覺煞車距離比平日長的多,猜想是煞車皮在潮濕的狀況下的效能會較差,可能要更換。
值得一提的是車架的穩定度,在坪林到新店的連續下坡以個人能掌握的最高速連續下滑,在過彎時碰到的路面狀況(新鋪的大面積修補路面邊緣、不平整會彈跳的路面、不甚深的凹洞等),車架反饋到身體的震動均在可承受的範圍,未有車身失控的狀況。
12/20 update
目前記錄
1/31 瘋200 完騎
2/27 瘋300 完騎
3/20 瘋200 完騎
5/9 瘋200 完騎
6/12 瘋400 完騎
7/3 瘋600 DNF (268k)
9/25 瘋200 完騎
10/2 NS400 完騎
11/13 瘋400 完騎
12/11 瘋600 完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