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討論)飛輪齒比的配置

我今天想要跟大家討論的是有關於公路車飛輪齒比的齒數配置.
我先講一下下我自己的個人身體狀況和我車子的飛輪配置.
1.我已經過了35歲.已經是那種沒練車3天立刻看的出退步的年紀.而且要很努力練車才會有一些些進步的年紀.
2.可是.我也不是那種絕對的肉腳.(我"1018海角97K",3小時21分).
3.我的飛輪是挖地瓜SL.11/28.(11.12.13.14.15.17.19.22.25.28)
~~~~~~~~~~~~~~~~~~~~~~~~~~~~~~~~~~~~~~~~~~~~~~~~~~~~~~~~~~~
{源由}
事請是要從我準備海角97K的比賽開始.(我之前停練了快2個月.8月8號以後就沒什麼練車.一直捯十月一號)
1.我一開始練習用大盤(53)拖飛輪(22).回轉速大約 80~90轉/分.速度大概27KM/HR.練車時.每次後變換到(19)就一下子很重踩.速度可以到30KM/HR.可是撐不久.
2.1018比賽那一天.一開始比賽就直接掛大盤(53)+飛輪從(25)開始起步.跟著大集團.一度飆到45KM/HR.最多後變飛輪用到(15).可惜撐不久就踩步下去!!!接下來.只剩下被大集團海放的命運了.
3.我知道是自己腿力不夠.回來後苦練3個禮拜.不過.開始改用小盤(39)拖.練回轉速.(最近大概可以練到100轉/分).當39/25速度可以到23KM/HR....39/22速度到27KM/HR....39/19速度約30KM/HR....
~~~~~~~~~~~~~~~~~~~~~~~~~~~~~~~~~~~~~~~~~~~~~~~~~~~~~~~~~~~
{我車子飛輪~齒比的配置}
首先...因為我是"標準盤~53/39".本來就很吃力.我也知道....不過.我希望把討論的焦點集中在"飛輪"..
再來...因為.我的飛輪最大齒是"28".(很多人覺得28太大.但是.我常走山路.現實生活中.真的很好用.)
今日...我想討論是飛輪的"可用區域"以及"疏密度"這兩個問題上.
~~~~~~~~~~~~~~~~~~~~~~~~~~~~~~~~~~~~~~~~~~~~~~~~~~~~~~~~~~~
{可用區域}
1.因為.我(常爬山路)+(年紀到了一定門檻)+(練車時間真的有限).我真的覺得"28齒"對於我很有用.
2.實際騎車的時候.我真的很少用到 "13"."12"."11".(例如.我曾經用小盤39拖到飛輪14.回轉速100轉/分.速度已經過40KM/HR.)
3.我真的不是選手.也不打算作選手(我都幾歲了).騎到時速40我已經覺得頂天立地抬頭挺胸.
4.我自己有一台"登山車".大盤44也很少拖飛輪"12"."11".
所以.以我自己現實的經驗.標準盤佩飛輪.常用區域.大概在28~14.(這不是通勤車的飛輪區域嗎???)
~~~~~~~~~~~~~~~~~~~~~~~~~~~~~~~~~~~~~~~~~~~~~~~~~~~~~~~~~~~~
{齒比疏密度}
1.我的車子的飛輪最大的問題就是.太過稀疏.力量傳遞沒效率.
2.我常常要從飛輪..."22變到19"."19變到17"."17變到15"都很重踩.一下子變過去.好重.踩不下去.就是那一種.重的太重.輕的太輕.的感覺.很尷尬.
3.尤其現代騎車觀念著重在"回轉速".已經不強調重踩.(我最近練車也覺得回轉速比較不傷腿).
4.我們公路車速度固然強調快.可是.現實大腿腿力不能不考慮下去.疏密度真的不能太過疏離.
~~~~~~~~~~~~~~~~~~~~~~~~~~~~~~~~~~~~~~~~~~~~~~~~~~~~~~~~~~~~
{大腿腿力}
1.或許個位看官會覺得在看一位身體虛落之人在發表月經文.(我真的不差.但是.過了十五年.......................)
2.我是希望現在是要現實一點.畢竟我們是台灣人.我們不是西方人.我們身高沒那麼高.大腿沒那麼粗.
3.活在台灣.不可能不走山路.
4.我花那麼.那麼.那麼.多的錢.買一個用不到的11齒.12齒.13齒.那我不是一個冤大頭嗎?
5.我也知道小弟這一篇文章難逃"腿力是萬能"的強將的指教.(只希望大德能夠手下留情).不過.我們捫心自問真的不是大家都那麼有時間練車.我們有工作要忙.有親人要陪.有覺要睡.真的真的腿力進步有限.更別提一不小心懶惰一下下一個禮拜懶惰沒練車.腿力立刻打回原形的可悲!
~~~~~~~~~~~~~~~~~~~~~~~~~~~~~~~~~~~~~~~~~~~~~~~~~~~~~~~~~~~~
{我想要的齒比}
1.標準盤配飛輪14/28~14.15.16.17.18.19.21.23.25.28
或者:
2.C/T盤配飛輪13/25~13.14.15.16.17.18.19.21.23.25或者13/28~13.14.15.16.17.19.21.23.25.28
(聽說.'洗馬路"&"速聯"的飛輪最小齒頂多從12開始!!!!)
PS.如果有類似商品.小弟見世不廣.請PM給我.











2009-11-16 2:3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飛輪齒比 配置
CAMPY 13-26 或是13-29飛輪

你可以考慮 13-26還算密

13-29應該比11-28更適合你吧
我的感覺是使用CT盤+12/25比較好(12.13.14.15.16.17.19.21.23.25)
----------------------------------------------------------------------------------------
再來以我的車來說,我是三盤(50/39/30)+飛輪(11/25)~(11.12.13.14.15.17.19.21.23.25)
平路來說時速38以下我39中盤就通吃了,所以在時速38左右我約是使用39/12/轉速100~110(這不是輕鬆騎)
飛輪不切到11是為了不讓鍊條過斜,所以當衝到38以上是我就會切到大盤,不過這時又會變的太重,所以我會飛輪降1~2檔(前、後變同時變)。
-----------------------------------------------------------------------------------------
還有我比板主少二歲,海角我騎挑戰組的成績3:49:31(剛好我也有騎,給你參考一下)
我騎車也是練高轉速的,以我這個中年人來說,練心肺就算二星期不騎我也覺的還有八成的實力(因我有時後也會一~2星期不騎車),不過這是以平路來說,爬山的話一下子腿就沒力了
---------------------------------------------------------------------------------------------
以上個人經驗,請參考~~

googs70 wrote:
CAMPY 13-26 或是13-29飛輪

你可以考慮 13-26還算密

13-29應該比11-28更適合你吧

因為.我自己是"洗馬路".聽說.跟CAMPY的系統不合.(聽說的).所以.不敢拿出來討論!
PS.對不起.我忘記講...因為小弟所測得的回轉速是透過旁邊的車友測的.不太準.
悠遊徜徉在一個人單獨騎車的時光 開心享受於大伙兒共同騎車地歲月
我也是shimano的變速系統

所以找了一顆低階的campy輪組

配上CAMPY棘輪座就可以了
我建議啦 12~25最好調配力量
公路車還是比較需要密齒比這樣對車手會減少負擔

實務上
campy
50/34大盤
搭配
13/29
飛輪
平路登山都沒問題
34對29騎起來好像比登山車22對32(34?)還輕鬆一些
我的車也是挖地瓜的,飛輪是12-27十速
我還是再次誠心誠意建議你

CT盤+13-26或是13-29

這個RANGE真的比較適合我們這些*老阿輩*

迴轉速都可以拉到100了

攻長坡還是拉穩定的迴轉速比較好

其實只要坡長一點

真的要輕鬆一點

其實說實話.....CT盤加13-29 在很多山路上

不見的會輸53/39+12- 25



PS.那天爬坡也是用到最後一盤 再最後爬坡路段時

三台公路車 通通都用最後一盤

就看人家用 輕鬆齒比一路拉回轉速笑笑的上去

當下很想再把CT盤再換回來....

當然..........也是因為我肉腳.....
豬小銘 wrote:
我今天想要跟大家討論...(恕刪)
版主不老拉跟我年紀一樣,身邊車友都40多到50多都很厲害

我自己是用 CT盤配12/25(12.13.14.15.16.17.19.21.23.25)

34-25齒比=1.36 還比 標準盤 39/28=1.39 要輕

我自己使用後的感覺還是 ct配12/25最好 ,齒比密爬山還輕鬆

不過就要多花大盤的錢,但是我覺得很值得


忘了說現在版主的齒比少了16齒比很可惜,12.13.14.15.16.17這幾個齒比一定都要有才好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