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使用跑3,有意嘗試使用板輪。很多時看到大大們的分享文章,都是前後輪一組地換上板輪。我較想知道,單換前板輪或單換後板輪,會有甚麼果效?我看過一些比賽,很多時車手們都只換後輪若現使用跑3,平路均速應達甚麼水平,使用如zipp 404 及 808 才能有效推動?看過很多文章,達到808 或sram s80 的都需要無比腳力才能好好推動。
可以啊,大多板輪都可以一隻隻買,一對買也不是便宜很多,可能在台灣的車店都只願一對對賣吧。想換板輪在於有新的感受,想體會多一些不同器材。至於腳力,大大所講的當然合理,但問題在於分享經驗,因好像不同板輪在不同均速之上才能帶出其慣性,我想知道多一些這方面的數據。否則若只說車手力量夠甚麼器材都可以取冠軍,那我們就沒甚麼可討論了。
的確是這樣,也因為這點到現在我還未有入購板輪。板輪越闊就越需要強大的力量。大大的板輪是那個品牌的? 可讓我參考參考。eurus 也是一對好輪,我入購跑3時也與eurus爭扎了一點時間,但因價錢上跑3實在便宜才選擇了它。
小弟平常練車板輪也都只裝後輪~~因為小肉腳還只裝38框高的~~為何前輪不裝???1.遇到測風時,前輪非板輪,不致於很容易吹偏前輪,造成前輪不好操控2.連續下坡時,我自己習慣是過彎前~~前煞車用較多~~減速到安全過彎速度~~前輪用鋁框,可以減低爆框的風險當然~~跑西濱公路~~或是參加北海岸花東等比賽時~~都還是兩輪一起上滴
對sram 板輪有興趣也正是這個原因,可以一個個購買,前40後80,或前60後80也可以。也較少人使用,小弟為視角系。 若果平路均速35km 半小時以上,推動s80或808會否還是很吃力?我看了一些大大分享,好像35km速度只是剛剛開始板輪的慣性
laz wrote:現在是使用跑3,有意...(恕刪) 平路競速 - 全套板輪在高速巡航時可以發揮最大的慣性效應,提高輸出效率長緩坡登山 - 後輪換裝板輪可以在一定的轉速以上發揮慣性效應一般不會單換前版輪,因為踩踏力道主要是輸出在後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