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組實在是不堪使用,
重就算了,上坡抽車鋼絲還會腿軟打到後變,
不換掉實在很危險。
Xero R7變成了最經濟實惠的選擇,同樣的材料,
如果自己手編的話,光材料費就爆表了。
本來其實是有考慮休閒展上85折的X9的,但因X9
實在是一組歧視胖子的輪組(鋼絲數少,又鈦軸…)
最後還是買了便宜的R7。
看網友的開箱上說它的框會有刮傷,銅頭又
有校正的痕跡…是有點卻步,但還好收到貨之後一
切品質良好,總算放心了。
目前這組R7也用了一段時間了,以下測試給大家分享!

收到貨的第一步就是先量一下張力和上校正台量偏擺,
後輪傳動側的張力分佈在163kgf ~ 183kgf之間,
後輪非傳動側張力為85kgf ~ 100kgf
前輪則為142kgf~161kgf
這到是令我蠻驚訝的,
由於高張力容易有扭轉及應力的問題,校正時須重覆釋放、調整多次,
工時增加不少,所以一般廠輪很少張力拉到這麼飽的,尤其是萬元以下的。
而正圓、偏擺都控制在30條左右(0.3mm),以這價位來講,算是可圈可點,
看看應力適放的部份,使用本人的體重(82kg)壓制釋放時,仍有少許乒乒
乓乓的聲音,再拿回校正台測量,正圓、偏擺並沒有進一步擴大,正心也還在
原位,估計應力釋放應該有做1~2次,不算完整,但比起一些便宜的廠輪,
連做都沒有,是好多了。
雖然誤差不大,手癢的我還是把偏擺調到15條左右,後輪傳動側張力平衡到
173~183kgf,非傳動側平衡到89~100kgf。
這輪組令我較不滿意的地方就是花鼓上的鋼絲孔了,
由於使用了寬幅的扁鋼絲,鋼絲孔必須磨過才能穿過鋼絲,在Art of Wheel
Building一書中有提到,正確的磨孔方式應如下圖右

前輪的磨孔方式大致上沒問題

有問題的是後輪,這種磨孔方式會使得花鼓耳強度降低,並使得鋼絲在騎乘時
的play變大。

鋼絲孔也稍微過大,幸好R7的鋼絲張力拉的夠,並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不過這些細節拿來檢視3.6k的輪組是有點太機車了,以他的價位來講還是絕對超值的啦!
實際騎乘感受,XSR-3因為實在太爛,升級的感受很明顯,就不特別拿來比較了!
這邊拿來和我小舅子的RS-10,及他新買的Xero X9,與我的DT 1450比較。
(以下均為個人騎乘感受,沒用什麼科學方法,大家請手下留請)
平路40km ~50km時,X9慣性有出來,表現最好,略勝1450。
R7則和RS-10差不多
X9 > DT 1450 > R7 = RS-10
平路30km ~40km時,X9和1450差別不大
X9 = DT1450 > R7 = RS-10
緩坡(新竹景觀大道,時速20~25之間)1450最輕快,R7和X9差不多,X9似乎有輕快一點點,
但幾乎感覺不出來,而RS-10則是有點遜。
DT1450 > X9 = R7 > RS-10
徒坡(宇老後段,時速<= 10),1450和R7旋轉鋼性都夠,沒有軟腳,但1450還是較輕快,而
X9和RS-10則明顯有腿軟重拖的感覺
DT1450 > R7 > X9 = RS-10
另外值得一題的是,雖然R7平路表現平平,但在平路瘋狂抽車時(50kmup),不會有腿軟的現像,
還是很穩定,反之X9雖然平路很強,但狂抽時卻有腿軟而使車身不太穩定的恐怖感,
我猜這可能是因為我體重較重,而R7鋼絲粗,數量夠,後輪又3交叉,比較適合胖子有關吧!
來看一下開箱



快拆





量體重,含襯帶


附帶一提的,我把R7後輪交叉處都綁上了鋼線(tying),對於徒坡、衝刺、高速
過彎,都很有幫助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