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站上朋友
為什麼最近三盤式的大盤不論Dura ace,ultegra 或 105,齒比都是52,39,30
記得在一體式大盤之前的版本是 52,42,30
中盤由42->39 是有什麼原因嗎?
這個問題你要去問SHIMANO
不過105應該是50/39/30
105的3盤前變甚至官方容量僅20T
以我的經驗
我用過T牌52/42/30
S牌50/39/30
53/39/30(用上面那組改的...後來覺得用不著53*12,就改回去了)
第一組的壞處...
不小心烙鏈的時候會掉進42和30中間
39/30的好處
在陡坡和緩坡交錯的時候
可以輕易地活用
42/30就比較難用
42的好處
在平路夾雜短陡坡的時候,決定上下大盤的時機容易拿捏
但是短陡坡有點長或者太陡,42會上不太去
所以我最喜歡的是50/39/30
因為我它在短陡坡中盤夠輕,上下大盤時機和52/42一樣容易拿捏
對我而言50*12在下坡剛好
而且50*21可以克服一些特短陡坡
極少數狀況會用上50*24(笑我沒用?直接承認!)
之前改53時,這種狀況我就得用中盤
42T在休閒騎平路,特長特緩的坡,或者風力很強的平路好用
就用42一直騎
大片變下坡專用
有一種我道聽塗說來的說法
中片為42齒的是平路取向,爬坡適合用30齒龜
中片為39齒的適合用39爬坡,30齒救命用
據我所知
要自己改裝是沒有問題
不過42齒的中片用(有上鏈點)比較少10速款
S牌甚至不出
至於,如果你還是想問
SHIMANO幹麼從42齒改用39齒
這個問題你真的得去問他們才知道
可能是選手的意見(真的有人用歐!)
~~~補充一些題外話~~~
我曾經想過將中片降為38齒(130MM也只能做到38齒)
或許能更少使用小片
但是事實證明38沒有人在出有上鏈點的版本
拿39齒來看
結論是可能是根本做不出有上鏈點的38齒
太小了
此外
其實也是有110/74的三盤
但是快絕跡了
剛好可以給我這新手參考參考
雖然說目前我也鮮少有機會用到 30T 大盤,
不過擺在那裡真的有種心安的作用呀
My Blog : http://skyerh.blogspot.com
公路車說真的雙盤是比較好看....
當第2盤是42齒的還要爬坡就只好裝30齒救命盤...
碰到長陡坡至少可以不用下車牽車...
一般平地少許山路我就用52/39的騎..
要去拼山路當然就要52/42/30的騎...
當然這前提要有2台或2台以上的公路車...
當然要裝3盤的42齒片最好有上鍊點...
不然有時會咖啦咖啦卡住上不去就更糗了...
這是我3盤的正面照~

背後照

以我正常來說30T用到機會很小...
這是我105雙盤的39T

我除了最大盤會用原廠的外..
2/3盤我喜歡自己買來改...
原本2盤的當然是沒辦法改成3盤..
所以要買大盤前就先考慮好..
肉腳又愛爬山的最好還是買3盤比較保險~
第二盤42或是39我覺的差不多...
會不會是S牌稍微要出清一下庫存或是又要改個編號就當新品的..
這個要去問他們..
因為以前的古典大盤標準是52/42(其實如果你們看更久以前,像1950~1960年的車,甚至還有配更大的小盤,以前的人真瘋了),後來因為騎車方法的改變(以前是很重踩的,不過這不是他們騎車方法錯誤。這和車的設計理念及材質有關),參考選手意見後改成53/39,後來這反而就變成標準了。
三盤當初研發的時候,是為了解決42太大齒的關係,所以多加了一片救命盤。結果中盤42就一直留了下來,所以你們看三盤的最大盤是52,也是和現在一般標準盤的53是不同的。現在改成39,我猜啦(純粹是猜的),是Shimano為了不要再多準備壓42齒齒片的模組。所以就把三盤的也改成39了。至於說為什麼不順便把最大盤也改成53,這我就不了解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