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練車的車友們,都會提到要練車,就要提高迴轉數。
有幾個粗淺的問題,想請教大家:
1.提高迴轉數的好處是什麼?
個人粗淺的認知:
以一樣的坡度路況,維持同樣的速度而言:
高迴轉數,節省肌力,但耗心肺。
低迴轉數,不容易爆心跳,但耗肌力。
除此之外,提高迴轉數的好處是什麼?
2.提高迴轉數,會不會造成額外的運動傷害?(如膝蓋或是軟骨組織)
這陣子固定100RPM平路騎乘(上卡踏,夜騎平路一個半小時,里程40KM),最容易出現的現象就是,小腿似乎有快抽筋的感覺。膝蓋有一點點酸(但不嚴重)
3.提高迴轉數,是否是比較有效率的踩踏方式?
個人習慣的迴轉數約92~98RPM(上卡踏),,當再拉高到102~116RPM,屁股開始有跳動的感覺(應該是大腿骨快速上提造成的晃動),但不置於大礙。最大的問題在於過上死點的順暢度變差。感覺腳快跟曲柄打架一般。
4.練習提高迴轉數,有沒有比較正確的練習方式,跟要注意的地方?
5.持續速度,一直踩踏是正確的方式嗎?
我們都知道,花鼓可以讓車子繼續滑動。就算一下子不踩,速度也不至於掉太多。因此,維持同樣的速度,應該要一直踩踏??還是利用花鼓滑動,間斷的踩?
以上問題,還請大家不吝指教。
香酥雞 巴比Q wrote:
2.提高迴轉數,會不會造成額外的運動傷害?(如膝蓋或是軟骨組織)
這陣子固定100RPM平路騎乘(上卡踏),最容易出現的現象就是,小腿似乎有快抽筋的感覺。膝蓋有一點點酸(但不嚴重)
你用錯肌肉的力量在騎車了,你只用到膝蓋和小腿的肌肉在騎車...
香酥雞 巴比Q wrote:
3.提高迴轉數,是否是比較有效率的踩踏方式?
個人習慣的迴轉數約92~98RPM(上卡踏),,當再拉高到102~116RPM,屁股開始有跳動的感覺(應該是大腿骨快速上提造成的晃動),但不置於大礙。最大的問題在於過上死點的順暢度變差。
如同上面說的一樣.
如果有正確用到大腿和和鼠溪部附近的肌肉騎車,要屁股不上下跳動踩到145rpm以上都不是難事,只是心肺能不能讓你撐的夠久而已.
香酥雞 巴比Q wrote:
我們都知道,花鼓可以讓車子繼續滑動。就算一下子不踩,速度也不至於掉太多。因此,維持同樣的速度,應該要一直踩踏??還是利用花鼓滑動,間斷的踩?
利用花鼓滑動,間斷的踩<---這樣只會更累.
高轉速真正的好處,絕對不是不容易傷膝蓋..
高轉速的好處,要團練跟車輪車,才會感覺的到..
先練踩輕、再練踩重,
踩輕時可提高回轉數,
對膝蓋不會造成負擔,
更能鍛鍊肌肉的耐力,
同時提高心肺的功能。
平時練習: 每分鐘90轉
如果是國手,應該會拉到110轉吧。
Jerry
lotushill@msn.com
以下請服用~^^

提高你的蹬踏頻率
職業車手:Craig Griffin(前美國自行車國家隊教練)
秘訣:遺傳基因基本決定了你能夠騎多快,但是好的技巧能夠使你最大程度上發揮你的天賦。如果你能夠舒舒服服地坐在車上,保持120rpm的轉速,你就不會在比賽中被甩掉。使用較低的齒比,並以高轉速騎行,可以讓你的大腿在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感到輕鬆一些。
你能做些什麼呢?
平滑,高速地蹬踏,是像職業車手那樣騎車的關鍵。你可以通過這點來辨認一個經驗豐富的車手。他們端坐在車座上,上半身穩如泰山紋絲不動,而他們的腿卻像活塞一樣高速運轉。沒有多餘的動作,沒有晃動,就像一台性能上佳的發動機,源源不斷地產生力量。
職業車手的高轉速是通過練習自然而然得來的。使用較小的齒比,這樣你的心跳不會超過最大心率的80%。
(1)把你的車座降低2-3mm,以減少在高轉速時身體產生的彈跳傾向(譯註:很多人可能都有這個感覺,在高轉速時,身體上下跳動,好像坐在彈簧上一樣)。以後可以逐漸將車座調回到正確的高度。
(2)將注意力集中在拉動踏板滑過最低點以消除蹬踏死點。(譯註:我個人的感覺是,使用自鎖要更專注於水平方向的用力,即「拖,拉」,而不是垂直方向的「踏,提」)
(3)用一個帶踏頻的碼表(譯註:如Sigma BC1600)來做為生理上的反饋,循序漸進的提高轉速,每次你要在這個轉速下能夠舒舒服服地騎5分鐘。
(4)每次騎行花幾分鐘時間用高轉速蹬踏,熱身時的最後5分鐘是最佳時間。
3.做圓周蹬踏
為了更好的蹬踏,要使腳踏在最高點和最低點的過渡非常平滑,流暢。
職業車手:Greg LeMond
秘訣:你有可能曾經被告知要用腿筋來提起踏板。別這樣做!而是當踏板位於最低點時,你應該著重於將踏板往後拉,就好像你在擦掉粘在鞋底上的泥巴。
你能做些什麼呢?
大多數車手都將LeMond的蹬踏技巧指點——擦掉粘在鞋底上的泥巴牢牢記在腦中,許多文章中也反反覆覆提到這一技巧。
經常被人忽略的是LeMond關於蹬踏技巧的第二部分——朝著車把推動膝蓋。實際上,這條建議對大部分車手來說更為有效。比起在最低點向後拖動踏板的動作,用力將膝蓋推向車把方向更容易讓人理解。
訓練:在一條安全的經常騎行的路上,或者是騎行台上,以中檔齒比,使轉速保持在60rpm左右。這樣做是因為在一個較低的轉速下,你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你的蹬踏動作,如果你的轉速過快,你的大腦將跟不上。 騎行一分鐘,在踏板達到最高點時,將思想集中於向前推動膝蓋。然後以高轉速騎一分鐘。再換低轉速。這樣高速低速反覆交替騎行10分鐘。
完全明白了?現在嘗試一下思考在最低點拖拉踏板——擦掉鞋底泥巴的動作。如果還是無法領會,嘗試一下上面的訓練辦法。
訓練:用一條腿騎行:這會幫助你消除蹬踏至最高點和最低點時產生的蹬踏死點。將你的車放在阻力騎行台上,熱身,然後脫開一隻腳的自鎖,擱在凳子上休息。按照LeMond的建議,用一條腿蹬踏一分鐘,注意做平滑的圓周運動。然後換一條腿。你的目標是,在中檔齒比下,以80-90rpm的轉速,用一條腿蹬踏10分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