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ttube, seatpost 到底該怎麼說

suhumi wrote:
大一點的車架會有什麼問題?BB-Saddle Position的問題在於座管露頭太少所以視覺效果不佳....

那我們來定做一台車吧!定做車到底在「定做」什麼?上管長?立管長?除此之外這跟選標準尺寸有什麼不同? (source)


我不熟悉中文名詞 請問什麼是立管? 是seattube?
車架主體是seattube, toptube, headtube, downtube.
我一直以為座管, 上管, 頭管, 下管
另外還有seatpost(也稱seatpin) 應該翻成座椅桿

如果所指的立管是seattube(其實我也看到不少人這麼說)
我只是覺得這樣的翻譯很奇怪 seat有"立"的意思嗎?
為何把那地方說成立管?
我的猜測是 因為把Seatpost翻成座管了 所以把seattube稱為立管
如果是這樣 我認為翻譯得不當

我們有沒有自己的用語還是照英文翻譯?
台灣自行車工業這麼大 用詞似乎還沒有統一

以Fuji網站規格上 把seatpost寫成座墊桿 但卻在他的Dr Fuji的圖上寫座管
在車架幾何的地方將seattube angle 說成座管角度

Giant網站規格上也是把seatpost寫成座墊桿 在車架幾何的地方將Seattube angle 說成中管角度 (用"中"也是很奇怪)

美利達在規格上把seatpost寫成座管

中文名稱翻譯不同有時是很讓人迷糊 (更別說中文地名街名的英文翻譯也沒有統一)
我認為英文中譯所選用的中文字應該要選本身的中文意思可以表達出英文的原意 (這次為何恰當翻譯不是件容易的事)
2009-04-19 9:2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seattube Seatpost
不只單車界如此

舉例...

麥/邁 可/克 喬/裘 丹/登
...........

難怪很多人愛用原文


竊以為可能性....
因為翻譯還沒出來就有俗稱
所以避免衝突

如seatpost這零件
憑功能,外觀
叫它座管/桿 理所當然
加個墊還是椅反而累贅
所以seattube就要避開它...用別的字眼...

我有時會用一些自我風格的用詞
其目的也是要讓人較不易混淆

seatpost在台灣被叫做'座管', 是一種積非成是的叫法, 座墊桿是比較正式的翻譯.

Seattube為何會叫'seat', 是因為它是撐住'seat'的那根管子.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