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公路車架角度

valeriowu wrote:
F大,"以車就人"是"理想","以人就車"是"現實"!
...


你這樣說也是很中肯



這樣吧,我們來幻想一下
(根據Mobile01版規,在自己開得樓裡頭幻想一下應該不會浸水桶吧)

量完身,身體各部份數據都知道了

然後呢...

怎麼畫出以車就人的車架角度?

能夠一次到位?

或者是

看了數據,依著運動科學的知識與經驗法則

先在fitting bike上擺個大概車架角度出來 這樣是理想還是現實?

人上去踩,然後邊踩邊調整

這邊我很好奇,要踩多久?要踩到什麼樣子什麼輸出?

各角度才可以定下來

車架角度訂出來了,挑管材管型塗裝

用LUG用TIG用一體成形用膠合成型

車架出來了,選零件裝好車,調好設定

上車!

依著車主騎乘感受再調整 這是理想還是現實?

希望量身訂做的車友跟車子能像王子公主般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有騎車經驗的人,懂車的人

從市售車款中選自己適合喜歡的

調好裝好,騎

過一陣子找個高手幫他fitting

讓他的表現可以更好 這是理想還是現實?



我現在是後者,我也希望能有錢嘗試一下前者

重點是,我有一定的車齡,許多騎乘的習慣(好或不好)都養成了

因此一輛車給我騎,適不適合,好不好我有個底

希望能回饋給版上的新手,讓他們不會在眾說紛紜中不知所措

多跟車隊騎車多看國外比賽跟國外雜誌啦...這才是真正享受騎車的不二法門

歡迎來Aq's Bike http://aqbike.blogspot.com/
liutuanee wrote:
有關車架幾何的問題
當年大力歐和dr.蕭曾經有一段對話
可以見於dr.蕭的部落格
(不過比較討厭的是全部是英文)

http://tw.myblog.yahoo.com/drshiao-sportzen/article?mid=2719&prev=2884&next=2708&l=f&fid=6
liutuanee wrote:
蕭先生當然談的是fitting的重要性
至於大力歐則直接告訴蕭先生
---他很清楚怎麼樣才能夠把車做得好
從某個觀點來看
他的車就是讓別人去牽就的
至於到底是人牽就車還 是車牽就人
誰對誰錯,可能各有各的講法
但是幾何本身可以自有其意義

小弟認真的看了這段話,
感受不到劉哥的見解。

可是看到了一段話,很感同身受。
Dario:
Yes, but, you know,
It is not about fitting,
It’s about “ how you ride”,
like tennis. You do need to learn how to ride.
f2344773 wrote:
重點是,我有一定的車齡,許多騎乘的習慣(好或不好)都養成了
因此一輛車給我騎,適不適合,好不好我有個底。

建立起自己的騎姿,
找到自己喜歡的騎法。
才有辦法讓"車就人",調出自己喜歡的設定。

It is not about fitting,
It’s about “ how you ride”.
You do need to learn how to ride.
這話說的太棒了。
tedchao62 wrote:
F大雖然不知道分能幹...(恕刪)


BB Drop其實在車架設計上還有一個安全上的考量.

在過彎時太低的BB DROP會導致踏板打到地上因而造成"離田"

所以在一般的市售車會有比較低的BB Drop.而在專為競賽打造的車架會有必較高的距離

因為一般的選手過彎會帶速度通過.

而車架的RC長久以來受到shimano設計規範的影響"不能低於405mm"

所以低於405mm以下的車如果有任何變速不準只有塗牛屎.投訴無門!
polkacycle wrote:
BB Drop其實在...(恕刪)




請問業界標準,後下叉長度是以實長表示嗎?(如樓主之附圖或Giant之幾何圖,eg., TCR 405),


但如Colnago是以投射在平面上的長來表示,eg., EPS 402,


而因BB drop的不同(角度不同)而不好比較。
f2344773 wrote:
有騎車經驗的人,懂車的人

從市售車款中選自己適合喜歡的...(恕刪)


這是現實,但同時也是有些人的理想。
誰是高手?車行的老闆是不是高手?還是有著國手頭銜的人是高手?抑或是車架設計者是高手?
很多的高手我們一般市井小民遇不到,我們只能仰賴車行老闆,遇到高手老闆是福氣。這是我的理想。
我們進去3家店買同一支車架,3個老闆給的答案都不會一樣。更何況如果要比較不同車架?但是
我怎麼知道甚麼是好騎甚麼是不好騎?
Bartolomeu.Dias wrote:
我們進去3家店買同一支車架,3個老闆給的答案都不會一樣。
更何況如果要比較不同車架?
但是我怎麼知道甚麼是好騎甚麼是不好騎?

這表示騎的不夠多。

評鑑車架工藝,作工.....
車架要看的多,最好實際裝過。
(很多問題看不出來,要實際組裝才會知道)

評鑑車好不好騎,當然是要騎的夠多。
不管現在騎的是什麼車,認真騎。
累積足夠的經驗,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標準。
有標準,才會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什麼東西好.....

車友很多,也都會慷慨給很多建議。
但最後往往眾說紛紜,不知道聽誰的。
前輩對我說過,當意見有衝突時,
聽騎的多的人,比較可信。

It’s about “ how you ride”.
You do need to learn how to ride.
我非常尊敬那些有經驗又願意上來寫寫文章,或是在車店相遇,
也願意回答你疑問的前輩,但是這些建議跟教導只能用騎車實踐.

但是只有用實際的行動去證明這些建議的對錯時,這些想法才真正變成你自己的.

連自己身體的聲音都聽不懂,我覺得什麼設定都是多餘的.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比較一下這牌的 S & XS
很有意思
如果您的身高兩種都適合
你會選哪部?


遇到樓上這樣的狀況,我會想我需要多少高低差,所以重點會是"頭管長"

以我目前的設定,我自己會選擇頭管不超過145mm的車架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coopers0201 wrote:
如果不換短龍頭~~~硬是騎!!!骨盆傾斜,大腿抬不高....以膝蓋或是腳踝為轉點,屆時效率更差


一語道破我一直很難改善騎姿的問題,
還有就是當時問我上叉要鋸多少,
我也沒概念就說別人留多少我就留多少,
於是只留了3~4cm,
而且我彎把的reach也比較長,握剎車時會有痛苦感,
努力適應它8個月,深信我的柔軟度會變好,
最後.....................
我昨天先換了根9cm的龍頭試試。
挖係~大歐~啦 https://www.facebook.com/joeou2012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