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hwu1975 wrote:小弟的Fuji ne...(恕刪) 50T 我也用不到,但我選擇保留,因為很大的一個盤子,而且又是黑色的,很有視覺效果哩又可以當39T 的護蓋我目前不騎超過 8% 的坡用 39T 來硬幹,我沒辦法而如果要用 30T 慢慢龜的話,會讓我非常沒成就感 (低於 60 rpm 或 10 km/h 對我來說是很令人沮喪的)所以,我只用 39T,印象中我沒用過 30T有時真想把 30T 跟前變給拆了
小弟騎三盤,一位好友騎CT盤,我們的實力不相上下,平常騎乘山路總是一前一後的抵達終點,以苗栗的協雲宮為例(5.4KM爬升600M,坡度平均約11.1%),小弟用第三盤踩,好友也是緊跟在後,我30分鐘到頂點,他也同時抵達,看來兩種盤差異不大,一個用迴轉數來換速度,一個出力換速度。另外舉2個例子好了,五月份的塔塔加,全程我都只用第二盤(標準39T),雖然我早1分多鐘出發,也早1分多鐘到終點,還小輸好友0.247秒勒!有趣吧!我們經過第一補給站後,沿途都一起騎乘與休息,只有經過夫妻樹後我開始衝刺到終點,才把距離稍微拉開、時間拉近了一點,不過就算故意一起出發一起抵達也沒差那麼少的吧..(爛成績..見笑了..)但以平路而言,小弟只用第二盤(39T)使用較高迴轉數(90~100)的騎乘,雖然有點氣喘噓噓,但踩踏還算順暢、綿密,可以持續比較久,而好友雖已經使用CT盤的50T,還是不太容易像山路一樣可一直緊咬在後,像14樓所言,找不到『舒服』的檔位,只能用力狂踩猛追囉。舉了2個我與好友的例子(不代表全部的人或狀況都這樣啦~)自己感覺:1.如果實力差不多,以『爬山』而言,CT盤和Triple都不會差異太大,但出力方式不同,以『速度』而言理應差不多,但舒服的檔位(或是說順暢)則會影響到續航力。2.都掛最小齒輪比時,以齒輪比數與轉圈距離差異也不大,Triple齒輪比轉換的輸出圈數比較少(較省一點力),相對的單圈距離上會小輸CT盤。(下表這樣算不知對不對)3.至於大家最care的重量..唉!我倆滿身肥肉,誰會計較那幾百來克的重量啊…4.我倆雖然實力相當,不過好友從塔塔加回來後,膝蓋不適就醫後,一直封車靜養至今。如果要我再選擇一次,我還是會選擇三盤,1.可攻可守,雖然平常騎乘練腿力也不曾用30T,但遇到變態長坡,就可保膝平安啦!許多人(尤其我們中年人)如果選擇自行車作為日常運動的人,主要就是比較容易持久也較不傷膝不是嗎!2.沒有帥不帥的問題,爬陡坡不用牽車,還可裝帥哼首歌,這樣人都會比車帥啦!3.不認為兩者間的重量差異是問題,因為非專業感覺不出來啦,自己可減個0.5公斤先。小弟建議,若未買車或是想再買車,或是膝蓋有緊緊的感覺,可頃向Triple,若已有CT盤,預算和臉皮又比你的膝蓋更緊,那就不要想太多啦!努力練腿力吧!
joshwu1975 wrote:哇,大哥果然是神級人物,小弟佩服到家 為什麼說小弟是神級人物?我只能騎到 8%,且這個坡只有 1.3 km 長,是個小咖而已我用 39/25 的齒比,靠著堅苦的意志力以 60 rpm 攻上去,這是我的極限10% 是有爬過一次啦,也是用 39/25 在爬,但轉速非常慢,速度也很慢,我覺得很沒成就感攻超過自己能力的坡,換來的是一身沮喪,又有可能傷膝蓋,何苦呢至於為什麼我堅持不用 30T?嗯,因為我懶懶得切前變
年近40的樓主...自己定奪吧這跟墮落.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騎車是為了健康.就別管太多其他人的眼光.不然2盤車算比較帥好了.但是重踩之下傷了膝蓋.那帥有什麼用?我的也是2盤.年紀比你大...不過我34/26還能騎..似乎也沒有3盤的必要了.爬不上去.牽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