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勸退] 換輪子後爬坡的速度好像沒差

gaade wrote:
古勻。一胎二架三輪組(恕刪)


輪胎第 1 OK

排第二是輪組

第三是車架
asdfg0012345600 wrote:
直接給個數據忽略29...(恕刪)

為何轉動慣量或能量會影響自行車行走動能
先排除風阻及摩擦力等因素

依據能量守恆定律 : 獨立系統的總能量保持不變
DAVIDC2924 wrote:
為何轉動慣量或能量會...(恕刪)

自行車最大的阻力就是來自風阻跟地面摩擦力
今天風隨便吹一下或是地上多幾個洞就可以抵過轉動貫量的影響
更何況這實驗只是輪子空轉,載個100公斤的東西再做一次一樣的實驗試試,看看還有沒有明顯差異,我想應該會被重量給稀釋掉

同個人同臺車同一個路段都可以差好幾分鐘
路上變數太多了,就算今天換了輪組快個5秒好了,你也沒辦法證明是不是風吹的。
maxpayen wrote:
自行車最大的阻力就是...(恕刪)

風阻影響很大,在順風或逆風騎乘時就知道差別。
測風阻要到風洞實驗室。
如果腿力很強, 搭配高強度的輪組一定會有加分,
普通的輪組當你重踩時候會有點變形,
DAVIDC2924 wrote:
輪胎及輪圈重量如果減少 0.5 公斤,對摩擦力的影響很小。
在體重及車子重量不變下,影響摩擦力是摩擦係數,山地車用巧克力胎比公路車的光頭胎摩擦係數大。


1. 摩擦力, 輪子跟地面的所謂"摩擦力"是靜摩擦力, 作用力跟反作用力, 借力使力讓車子前進. 不耗能.
2. 滾動阻抗, 重力對輪胎造成形變, [形變-回復]循環會在輪胎內部摩擦生熱, 因此耗能. 網路上可以找到一些輪胎的滾動阻抗係數, 通常胎壓越高滾動阻抗係數越低. 因為胎壓越高, 輪胎形變越小.

DAVIDC2924 wrote:
前面算過速度16 km/hr,質量差距 500g, 省下的功率是 : 1.76 Watt ,如果是前後輪加起來 : 3.52 Watt 與人的出力 100 ~200 watt 佔比例不高,要到 6 watt 以上比較有感覺。
在平地速度比較快,如果32 km/hr 則4 倍 3.52 x 4 = 14 watt。


3. 功率 P = dW / dt = 能量變化 / 時間變化. 先前套用公式計算所得"1.76"應該是動能? 非功率.
SFHMan wrote:
1. 摩擦力, 輪子...(恕刪)

功率等於單位時間所做的功 = 能量/ 單位時間

功率 單位 為 焦耳/秒

動能是能量,功率是單位時間的能量大小,例如電器功率 1000瓦。
自行車功率計的定義,指的是踩踏力量,能量則是定義為 一小時 瓦特。功率計上換算的 能量是 功率.小時( wh) 。
我覺的輪組好壞還是有差一般鋁框騎一百多公里回家手跟肩關節震的很痛 , 騎高板雷諾管胎的回家都不痛 , 騎碳纖維胖胖框管胎的過鐵軌更柔的感覺 , 個人經驗 , 不科學軟爛咖的心得
SFHMan wrote:
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恕刪)


加速變慢同意
但不是應該是維持速度消耗的功率變少嗎嗎?
因質量變大,儲能變多,移動時不易被改變速度
反而應該是較輕的能量消耗較快,需要持續輸出維持
asdfg0012345600 wrote:
直接給個數據



...(恕刪)


如果重點擺在純爬坡的話,

我覺得輪組的扭轉剛性很重要。

我本人體重70公斤,PA2跟slr0 42我都有騎過。

這兩組我自己覺得剛性還可以(爬陡坡會覺得兩者幅條有輕微的形變,PA2則是重拖)。

或許樓主可以試試扭轉剛性比較高的輪組(廠輪的話可以考慮二級的zonda或跑3,一級的瞎貓跑零反而剛性比較低一些些)。

另外手編輪也是個好選擇。台北、桃園、台中的師父都可以幫您量身打造比廠輪輕又剛性強,卻不失舒適感的鋼絲輪或板輪)。

用過好幾組一、二級鋁輪(都搭gp4000/gp5000外胎),以下是我個人的主觀感受排序(以爬較抖的坡為主)

小索tr22>瞎貓c17/跑零c15/跑3c17>zondac17/zondac15>Mavic Ksyrium Elite S>DT Swiss PR1400 OXIC

平路的話,pr1400最優,一二級廠輪次之,tr22則介於一二級廠輪間。

目前手邊留下也最常用的有tr22跟跑3(路感舒適也耐用)

瞎貓跑零也留下的原因主要是造型(G3編法)跟顏色(紅跑零),虛榮心真是沒辦法啊~

另外想說的是,

國內外很多人都說跑3跟zonda這兩組輪組沒什麼差別,

我個人測試兩次西濱200K以上平路與好幾次陽明山爬坡地形後,

自己的感覺是跑3更適合爬坡(甚至偶爾覺得比跑零還要更好一些些,雖然重量多了快100克,真奇怪!),

zonda則比較適合平路或丘陵地形。

pr1400 oxic的部份,它的花鼓超級滑順、黑框造型好看也不易退色,

在平路丘陵跑起來感覺比一些大廠的30mm高的小板輪還骨溜,

但爬抖坡時,幅條噹噹作響,有點使不上力的感覺。

所以沒多久就出清了。

以上是我一點市民樂活組的個人體驗,

沒有數據可以提供參考,歹勢!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