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ocrab wrote:樓主已經把當時的狀況...(恕刪) 初一 西濱往南 4人小弟 ASTER F35 輪組ZONDA 25c胎 錶EDGE500從圈10~15是我獨帶的 每圈是5公里 每逢路口 不踩暫緩先看看有沒車再繼續(如果不用看路口有無車 均速應可再提升)如果扣除掉停下來喝東西或小便或抽菸聊天的幾個圈外 也是有踩出不錯速度的幾個圈這樣看來樓主騎個均速41~42 最大53~57 主集團又只是30KM賽 首8KM 有這種速度不出奇吧?回主題:如果換更輕的板輪 板高45~55 管胎的框1100~1300克或open胎的框1300~1500克應該有機會可以繼續黏者主集團更久的時間 只是看轉彎再加速的技巧了
看到繞圈賽跟用詞,樓主應該是內地的朋友我試著解釋一下,樓主的狀況是這樣主集團在每次出彎時,都會把強度拉高藉此過濾掉一些雜魚,也拉一下間歇,破壞對手節奏在這種狀況下,瞬間拉到50+是很正常的事當然,不可能一路都50+,樓主想知道的應該是換了板輪後有沒有幫助,我的回答是絕對對你應付突如其來的攻擊大有幫助!因為RS10跟11太重,不利於再加速內地的比賽很多是繞圈賽,比較高階的業餘賽瞬間拉到50+根本是司空見慣,一方面可以促進經濟一方面可以過濾掉對手,參加過幾次所以很清楚可能他表達方式不夠好,所以看起來像吹牛實際上大陸的繞圈賽真的是這樣子
bosco2814 wrote:我早幾天參與了一場比...(恕刪) 如果樓主的騎乘狀況會經常減速再加速, 那一定要輕量化的輪組才能迅速反應. 高一點的板高可以讓你高速時得到空力的優勢. RS11太重了, 減速再加速的反應很差, 且上到35km/h以後的空力也很差, 要再上去會很吃力. 輕量化的管胎碳纖板輪會是很好的選項~
在下換白牌碳輪第一個感受就是起步加速快超多,用以前同樣的力度起步有噴出的感覺!另外在平路上速度也比較好維持而且較省力,平路上同樣心跳會快5kpm我認為減重是最大的原因,以前是用mavic aksyrium 2300g, 現在白牌38T 1058g
室外繞圈賽國外很常見,有專門場地台灣騎河濱可能沒辦法想像之前聽別人去義大利青年訓練營第一圈就均速50~60跟丟集團就可以下去休息要在繞圈賽達到巔峰表現要另外規劃年度訓練計畫作調整跟訓練不能拿登山賽 長程平路賽 多日賽來比較台灣還是當一日登山王比較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