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驚豔]這就是一級車架跟二級車架的差距嗎

【麵包超人】 wrote:
(一)雖然隨著練車的...(恕刪)


你說那些是選手 是被要求在120%的性能下完全爆發體能

對一般人什麽歲數根本沒差

【麵包超人】 wrote:
(一)誠如jason...(恕刪)


我用引言功能~那知會這樣~~奇怪了~~

其實如果真的要有人騎一趟大三元~~
我想就算有成績~大家一定說~跟天氣.狀況~等等的不同~
有失公平性~~

所以說~~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就不用太認真了

一二級的車架~一定有他的價值才會有所分別~
其實以一般休閒騎~~有時去比賽的車手來說~

自己騎的開心最重要~~~有財力就上一級~~在意成績的~也上一級~~

沒有上一級的~也不用太眼紅~~
相信腿力就是王道而言~這點差距可以彌補一下~

大家開心騎車才是最重要~~

jasonguo wrote:
我用引言功能~那知會...(恕刪)


那當然一定是有分別 不過就不是鄉民們那種吹的天花龍鳳的分別

例如什麽一個小時快個幾分鐘 爬同一個坡快個幾分鐘等

Stallings wrote:你老婆知道你都在發一些奇怪的東西嗎


靠背!!!!不然越聊越嚴肅了
isohera wrote:
靠背!!!!不然越聊...(恕刪)
【麵包超人】 wrote:
(一)雖然隨著練車的...(恕刪)


...
一般人, 照我回應的那個人的case
勤練一年, 是一定會進步的
不論是
20->21
30->31

我想,
你有點想太多了
怎麼會扯到選手去了...

除非他已經苦練了五年
體能進步五年後達到巔峰
第六年開始因為年紀衰退, 然後把鋁車換了碳車,
成績應該因為體能變差, 但由於換了碳車, 車架差異大過體能差異, 成績反而變好

不然通常剛騎第一年第二年, 騎自行車的實力是還不會到巔峰的.



---再來就是--
那如果他原本的回應是反過來呢

2011年ORBEA_ORCA銅(碳)+Neutron ultra(18mm框高)13-26
2012年ORBEA_Aqua(鋁)+跑一(30mm框高)12-25
曲柄加長2.5mm(FSA_Energy_170mm->Fulcrum_TourqR_172.5mm)
2011:成績03:17:23.044
2012:成績03:25:20.543

這樣的狀況下你覺得會是體能衰退還是車架等級的差異?



若真要比較
最好是這個禮拜用鋁車騎大三元
下週體力完全恢復用碳車騎大三元
這樣才會比較準些

或許你又會說天氣/心情之類的因素影響


-------------------------------


我想你應該是滿想換車讓成績變好, 但又花不下錢
一直在鑽研各位大大的想法

騎身體健康就好, 不用在意成績啦
就算你用一級環法車架, 應該也是騎不贏騎淑女車的康塔多.


腳踏車或輪組, 有錢就買好點的騎爽
沒錢就當作騎重車的練體力
ccckai wrote:
... 一般人, ...(恕刪)


沒錯
單車這種東西就是有能力就往一級攻
沒錢就選一個可以接受的等級跟價位

真的騎起來沒有那麼大的落差....
一級的東西都是用重量及錢堆出來的...

換個角度想....
我花那麼多錢還買材料那麼少虧多了

所以低階材料多一點才有賺阿...



之前聽到一個好笑的買車經驗
買車要買大一個size
因為花一樣的錢當然要買大一點才滑的來阿!!!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ccckai wrote:
我想你應該是滿想換車讓成績變好, 但又花不下錢
一直在鑽研各位大大的想法


只要心理建設好
"買了不一定會比較快
但是心理會很開心"


那就~買吧 沒多少錢啦


最怕沒建設好
買了沒比較快,氣到兩顆都捏破了
那就划不來了


土城加藤鷹

男人的特性就是..把到林志玲後才發現也許隋棠或是白惠欣或是....等才是真愛
換了G牌一級車架後車架後 ....
但是很難保證不會再想BH BMC ORBEA SCOTT....一堆一級車架..
每個廠牌騎起來都有不同的差異及調性
結論就是...還沒入手的最美





(一)
isohera wrote:

我沒有社經地位=>我...(恕刪)


Stallings wrote:

你老婆知道你都在發一...(恕刪)


RBB213 wrote:

輕鬆一下.........(恕刪)


leone823 wrote:

丟系愛這"種"的啦!

還好鍵盤還沒抽出乃.

"嘎逼"擦不乾淨;得趴著去吸惹.

好理家在


之前都有單車人= 社會經濟地位中上、白領人士之印象。
原因如下:
(1)騎單車在山上,單車族都會點頭致意,並且幫忙車子故障的陌生車友排除困難,感覺非常【重情、重義、重禮】,印象中是社經地位高的人的特質。

(2)再者,一台TCR SL3 也要四萬多元,等於半台125CC機車價格。......更何況,動輒在01常看到orbea、BH、BMC、PINARELLO、SPECIALIZED、KUOTA...【八~十萬元公路車】開箱文,會買【進口單車】的經濟能力應該還不錯。...經濟能力不錯的前提是學歷要高、社會地位高,才更有資源賺到更多錢,也才有錢買進口車。


isohera wrote:
靠背!!!!不然越聊越嚴肅了






(二)
chansaikit wrote:

你說那些是選手 是被要求在120%的性能下完全爆發體能

對一般人什麽歲數根本沒差


chansaikit前輩所言有道理,如果是全國俱樂部聯賽的菁英組PRO級選手,為了前三名獎金、積分,都需要爆發120%的能量。

不過,在普羅大眾的觀念,還是對於歲數有刻板印象。
例如 : 求職(轉職)的時候,歲數高的,主管可能不喜歡,覺得老了體力就差。

談戀愛(論及婚嫁),歲數太高,某方面的能力可能不被信任。


chansaikit前輩的觀點是有其正確的一面,例如台72線自行車大賽(自我挑戰組)的第一名是【M45組】,也就是說,第一名的選手(業餘、休閒)的年齡是45~49歲之間的中壯年人。

然而,我認識的一位中餐廚師,也是一位餐廳老闆,他說內場、外場都喜歡顧年輕人,因為體力讚、活力足,中年人都年老體力差,沒有效率; 我拿台72成績問他,說第一名是45~49歲的中壯年人,體力比25歲的人還棒,中年就業人士都年老體力差? 他沒有回答.....。





(三)
jasonguo wrote:

其實如果真的要有人騎一趟大三元~~

我想就算有成績~大家一定說~跟天氣.狀況~等等的不同~
有失公平性~~


所以說~~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就不用太認真了


ccckai wrote:

若真要比較
最好是這個禮拜用鋁車騎大三元
下週體力完全恢復用碳車騎大三元
這樣才會比較準些

或許你又會說天氣/心情之類的因素影響


感謝ccckai大大回應。

「天氣/心情之類的因素影響」不是敝人所提出的概念,是我提出「若想寫出試車報告,同一季同一人試騎兩種車,騎大三元」這樣的概念,而jasonguo大大說「我想就算有成績~大家一定說~跟天氣.狀況~等等的不同~有失公平性」。

不過,版主的朋友(同事)--cybastar大大有對他說「還有你的車子座艙設定根本是有問題吧?短龍頭配上坐墊拉到最後,我騎的時候的大腿有時都會卡到後夾器的剎車線。」

那應該是設定問題了 ?

參見本篇
cybastar
2013-08-12 17:22 #59
cybastar wrote:
你上東眼上的均速至少是10KM/HR以上,因為我騎你車上的馬錶幾乎都是在十左右,你又超前我這麼多。

還有你的車子座艙設定根本是有問題吧?短龍頭配上坐墊拉到最後,我騎的時候的大腿有時都會卡到後夾器的剎車線。你的車龍頭加長,坐墊前移應該就會好騎多了。



ccckai wrote:

騎身體健康就好, 不用在意成績啦

就算你用一級環法車架, 應該也是騎不贏騎淑女車的康塔多.


雖然用一級車架騎不贏環法車手,
但肯定的是,同一個人,騎2000元的通勤車,和TCR 2 ,兩者爬山、平路有差別。


另外,
有一次和友人甲騎車,她住神岡,也是內人的同學,她騎2000元通勤車,內人騎6000元登山車,我騎R3000。 友人甲想騎看看6000元登山車和2000元通勤車的差別,於是交換騎,她說「為什麼那麼好騎? 」


01討論亦有,怨念聚合體前輩說「隱於市的選手等級車友可能幾十萬人之中才一個,車種性能上的差異卻是通用所有騎乘者...」

請參詳資料:【 服務業的 單車客 是孤單的~

怨念聚合體 wrote:

隱於市的選手等級車友可能幾十萬人之中才一個,車種性能上的差異卻是通用所有騎乘者...


本棟討論之忍者小青蛙前輩亦說
每個廠牌騎起來都有不同的差異及調性





(四)
忍者小青蛙 wrote:

男人的特性就是..把到林志玲後才發現也許隋棠或是白惠欣或是....等才是真愛

換了G牌一級車架後車架後 ....

但是很難保證不會再想BH BMC ORBEA SCOTT....一堆一級車架..

每個廠牌騎起來都有不同的差異及調性

結論就是...還沒入手的最美


是沒錯,

所以經濟能力夠的話,買ORBEA一級車時,原本的G牌一級車架留著。

這樣同時能享齊人之福,畢竟公路車賣掉沒什麼價錢,賣掉的錢不足ORBEA的一組輪組,GIANT不如自己留著騎、或是給親戚、兒子騎。

01版上有一位同時騎重機、公路車的車友,他說公路車比重機還不保值,單車折舊率高。




(五)總結
isohera wrote:

只要心理建設好
"買了不一定會比較快
但是心理會很開心"

那就~買吧 沒多少錢啦


最怕沒建設好
買了沒比較快,氣到兩顆都捏破了
那就划不來了


考量自己的實力(腳力)決定車子的定位....

像友人甲的腳力是一般人,平常通勤騎單車而已,她只能分辨【2000元賣場車】VS.【6000元登山車】的差別,再上去到【20000元的 TCR 3】 ,她可能不懂得發揮車子的力量。

而中上的實力的車友,例如 : 知名的 01遊記達人--賴大哥 ( 紫南宮百K,三小時半左右完成之實力 ),以他的腳力,能分出【 GIANT ATX 登山車 (約20000元)】VS.【 45000元 的 GIANT TCR COMPOSITE 3 】的差別。

上上乘的PRO級高手 ( 例如 : 范永弈、江立堯、劉書銘 ),能分出【一級車架】VS.【二級車架】的差別。


另外,買太好的一級車架,有些人可能會【不捨的操】,知名 01 名人 AQ 前輩就說了「有人都把公路車當成處女膜」,若是不使用它(一級車架),那就會浪費了。


奧運項目中,跑步(徑賽)、跳水、游泳、拳擊、跆拳、馬拉松...在器材方面的影響性是較少的,在01 慢跑版,應該是比較少爭執在鞋子的性能吧 ?


以上。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