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台萬元以上的單車是入門級的公路車,騎了一段時間,表現很ok跟其他那些騎的更高檔的公路車有的甚至是選手比起來,其實也沒有差太多,當時跟的很辛苦回程被海放20km以上,他到家了我還離家很遠,但是當他們一次好奇問我車齡多久,我說半年而已,說完他們都傻眼了,車隊裡面騎五年以上的比比皆是,國手跟前國手也不少,當時車子確實不夠好,但是運動這種東西跟不上千萬不要怪你的器材不好,器材是死的是你花錢買來的,是你選中它,它沒有拒絕的餘地,要怪它不如怪自己不夠好無法駕馭好它,我後來也升級車輛了,等級也不差,當時賣車給我的車友就說,再騎不好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沒開過裕隆怎麼會知道賓士的好,有的人就是愛開裕隆
車子看得開心,騎得開心最重要,不管是高價車還是幾千元的車,不騎,一切都是空~我有個同學已經買了台不錯的公路車,但是他還是願意,為他七年前2000元買的通勤車,換上5千多的新變速系統和零件,只因為這台車陪他從高中到大學往來學校。當有台車,能騎到有如此重的感情,那就是一台好車!
talk5432 wrote:之前我是騎大賣場的車...(恕刪) 完全同意~我一開始完全跟你一樣,記得第一次騎騎家裡10年以上的腳踏車(往後踩煞車,沒前煞的那種)跟我哥去騎30KM就很累,途中試騎才約1萬5的登山車,差異大到誇張。後來我才相信車是很重要的,尤其我是追求一日高里程,我年輕我喜歡高強度,要RV等我50歲在追求吧目前騎TALON 單日300km巡航速度30KM上下已經覺得很輕鬆,但還是鎖定公路車中,有預算但還在觀望。畢盡TALAN買1個月20天騎了3000KM,換車還太快希望明年2月可以完成一日雙塔,讓我安心換公路車。
最近才有的體悟一台真正的好車 其實跟你踩下去能噴多遠沒有關係因為再軟再硬的車 一樣輪組 一樣變速 一樣的胎壓齒比就是那樣而已 不會差異太大 很硬很會跑都是錯覺重點是這台車消耗你多少力氣你浪費了多少力氣讓自己不那麼顛 不那麼痛你浪費了多少力氣在控制平衡 踩踏多花了多少力氣被車架抵消一樣的20公里上坡 a車跟b車一樣重但你花在a車的力氣是85%花在b車的力氣只有50%在最後的上坡 還能保留那麼多力氣往下抽一台讓你不用多花力氣 不用多想就能順順騎的車 就是好車
wsadfgh02 wrote: 原本在我這學期開...(恕刪) 我是斗六人老家在雲科大旁邊.不過一直在台北讀書和工作.騎車3年來的過程有些地方跟你也類似.3年前第一次騎18公斤賣場登山車(2手1000台幣)爬烏來.來回搞了1整天.扣掉休息騎乘時間也有3小時以上.看著許多公路車1路刷過去.持續騎了賣場車幾個月.突然想到老家倉庫有一台老爸35年歷史的14公斤KHS老鋼管.老爸年輕時(我還沒出生)都騎它梅山-斗六來回通勤.在一次回老家時就把它牽去車店花2500整理.在還沒熟悉車況隔日就進行自不量力一日斗北235K之旅.晚上7點半到中壢殘念坐火車回台北.今年農曆新年除夕KHS老鋼管再度台北出發進行一日北斗.12小時不到就到老家.4天後再度一日斗北回工作崗位花了16小時還是到了.這兩年來老鋼管陪我把北台灣大部分山路平路都跑過了.跟一些騎中高價車款的車友約騎也都能輕鬆跟上.今年4月才敗了一台8.3KG的FUJI碳纖公路車.老鋼管線在比較少騎中長距離.但平日短距離輕鬆騎還是都用它.比起3年前.現在烏來來回用FUJI29KM不用1小時可完成.KHS老鋼管約1小時10分不到.樓主現在應該很像3年前剛騎賣場車3個月的我.我是沒有想太多.我只是覺得我必須確立我真的想把騎車當成習慣.真的想挑戰各種高難度的路線.就先練再說.升級之類的等我老鋼管練到一定程度再考慮.不用急於一開始就買多好的車是真的.R800拿來練體能環島絕對夠用.騎單車如果能騎個至少2年還保有當初的熱情.再來挑好一點的車.你也會更了解自己需要何種車款和配備.未來的你來看現在這篇文章.你只會一笑置之.wsadfgh02 wrote: 原本在我這學期開...(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