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Giant TCR ADVANCED 3 開箱


meridian wrote:
簡單講就是你對幾何一...(恕刪)


看樣子m大應該很專精公路車
研究得很仔細
不知道m大有沒有公路車訓練菜單
分享一下
想變強一點
謝謝
My bike,My Specialized! 與柏拉圖為友 與亞里斯多德為友 更要與真理為友

呂不韋 wrote:
看樣子m大應該很專精...(恕刪)

訓練你就問錯人了
因為我騎車是為了運動, 不是為了跟別人競爭

meridian wrote:
簡單講就是你對幾何一...(恕刪)


小弟確實對幾何一知半解 有眼不識泰山 冒犯大師之處 還請多海涵
小弟看照片 只能看出今年的上管跟去年相比 是扁平的管型

照M大您的說法 今年的車壓縮更大 跟往年相比是最省的幾何

那跟去年的車相比 今年的車壓更大 是更難騎還是更好騎 ? 對實際騎乘的影響是 ?
最省的幾何 是不是把性能也省掉了 ?
水平、小壓縮、大壓縮 騎起來到底誰比較好 ? 各有啥優缺 ?
我想很多人現在都在兩個年份間選擇 M大您對幾何鑽研頗深 寶貴的意見對大家一定很有參考價值
dragunov wrote:
我也是有這樣...(恕刪)

座管對抽車時的側向鋼性一點幫助都沒有
而當你需要坐在座管的時候,側向剛性對你來說並不是非常重要
因為此時你的車並不太有側向受力
Little Fatty wrote:
那跟去年的車相比 今年的車壓更大 是更難騎還是更好騎 ? 對實際騎乘的影響是 ?
最省的幾何 是不是把性能也省掉了 ?...(恕刪)

簡單講.....如果光看幾何就能看出性能或騎乘感覺, 那絕對是神人中的神人
比T600, T700, T800碳纖材質就能判斷車架軟硬的人還神

如果幾何看得出個鳥特性
那國外單車雜誌實際拿車架去做應力測試, 分析結果應該跟01神人用看的一樣才對
但實際上有沒有啊?
看看硬派作風的Canyon, 五通常常硬到爆, 壓縮有沒有很大啊?

vul4 wrote:
座管對抽車時的側向鋼...(恕刪)


所以意思是
抽車時左右搖擺推拉車身的動作,才會有較大的側向力量
力量來自於雙手推拉帶動車架上半部,與雙腳踩踏帶動車架下半部
上下兩股力量互相拉扯車架所產生的變形
不曉得我這樣子理解是否正確?

所以說座管的部分可以無視
是因為這種側向力只有在抽車時較明顯
但抽車的時候座管幾乎毫無受力
是這個意思嗎?
dragunov wrote:
所以意思是抽...(恕刪)

是的
我就是這個意思
個人是認為
廠商之所以用壓縮車架
目的只是為了減少成本
但側向剛性能提升只是意外撿到的利多

vul4 wrote:
但側向剛性能提升只是意外撿到的利多...(恕刪)

那為什麼"壓縮車架側向剛性能提升"??
測試數據看起來都沒有絕對關係
何況上管根本就不是提供踩踏剛性的來源
不然你看大多數車子上管與立管接點都越做越細, 但是頭管卻越做越粗
因為頭管剛性牽扯到操控能力, 而上管則提供頭管足夠的支撐力
請問大大你選擇那款碼錶,今天也訂了一台藍白的,想參考看看
人要有夢想.心才不會老~~要勇於實現夢想.你才會知道 其實自己好棒!~~http://www.facebook.com/p55cktx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