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是用Xr-200的手編輪,只不過後輪鋼絲用28支,體重65kg,重量莫約1350g,真的是cp值高,窮人的爬坡輪組,使用一年多,約1萬公里,只有調過前輪的偏擺兩次,而且路上我幾乎不閃水溝蓋跟小洞,後輪幾乎是無偏擺。體重超過70kg的人,就用28的鋼絲就對了,重量還是有著很大的優勢,又不用擔心輪組強度問題,暴力抽車輪組也沒有磨到煞車皮的問題(因為我某組大廠1萬元左右的輪組抽車會磨到)。(but如果體重超過80kg的真的就不要太肖想這種便宜的輕量的國產輪組,乖乖用32X32的手編輪比較實在,體重到一種程度對輪組強度會比較重要)。
ageng wrote:我自己也是用Xr-2...(恕刪) 原本xr200的鋼絲也是配前20後24的~但因考慮了1300多的重量而已~所以最後為了要增加剛性~所以才會改前24後28的 SAPIM 雙抽鋼絲~
Inventor-2009 wrote:個人覺得很多輪組都被...(恕刪) 很遺憾, 只能說你走錯路了...輕量化的輪組,具備一定程度的剛性的話, 在爬坡時絕對會有影響,當然影響幅度不像有些人說的那麼誇張,也要看用來比較的原輪組有多差;對多數人而言, 跑0因為框相比不那麼輕,爬坡本來就表現普通, 當然也不輕腳.其實輪組選擇並不那麼簡單, 並不是什麼有名就什麼強,騎乘路線不同, 體重腿力不同, 騎乘方式不同, 適用的輪組也不同.簡單的說就是取剛性與輕量化的平衡點.
winkluck7 wrote:請問這輪組還可以更輕...(恕刪) XR-200 大概是目前市售的爬坡框裡C/P最高的框了但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實在也不太合理....建議在要求輕量化的同時 也需將強度問題考量進去.....總不能說車主是位近百KG的大個兒 然後要求要1250G甚至以下的重量吧.....XR-200在編製時 若能跟師傅溝通清楚一定能拿到一組強度/輕量達到兩全的好物~以上參考看看~
山姆叔叔3746 wrote:XR-200 大概是..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實在也不太合理.....(恕刪) 很中肯的話 我也認定 買東西都是一分錢一分貨這要跟比較好的輪組相提並論 我覺得還是有段距離好的輪組 也是有一定的技術所在之處 貴也是有道理的 畢竟人家公司也是在賣技術如果以價位來說 這一組輪組因該算是配的很不錯的方式 這是屬於爬坡輪組但是爬坡輪組相較於平路型的輪組 這就要考慮他的慣性爬山輪組 我知道是在平路上要維持他的慣性 相較之下勢必要多負擔一些力量這只是理論上的說法 最重要還是腳力問題無輪哪一種等級的輪組 哪種車架 哪一種品牌 都有他的愛好者小弟只是認為 像這一種的輪組比較合適 出階者使用 畢竟這針對爬山專用可以讓初階爬山的時候更加省力 所以剛進入公路車領域的可以嘗試這款輪組
山姆叔叔3746 wrote:XR-200 大概是...(恕刪) +1蠻同意sam大說的不過有個問題覺得很矛盾舉凡現在的手編都是用xr-200或300來當手編框要輕的都會選擇200框要硬的選300框但就我目前騎的輪組來感受用300框的輪組在爬坡時速低於10km的情況很糟...嚴重的被拖住問題來了....如果在同腳力下同體重下我要以300框來選呢???還是200框來選又比如說我的體重可以選200框,但再高強度的爬坡200框的情度一定有受限如果我選擇了300框,硬是夠了,但相對重量跟拖就是令一個問題了如果是sam請問你會如何建議。當做下一個手編的考量ps:不要叫我練練練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