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MAVIC輪組的問題弄的很煩
剛好自己也在用MAVIC SL
攪的每次邊騎邊膽顫心驚
不過到現在還算幸運
仍運作正常
對於MAVIC頻頻被消費者唸的表現個人也有一些懷疑
環法級的輪組真的有那麼濫嗎?還是有其它的隱情
畢竟,除了MAVIC之前召回了一批輪組之外
並沒有聽過國外有台灣這樣的情況
之前有看過用BORA ,瞎貓, 跑0的車友
將這些超級輪組操壞的文章
想必對這些廠商也是不可思議
也有跟車友討論過這些一級輪組怎麼不耐用?
曾經不只一次聽到國外友人或出國過的友人說
台灣的道路像’越野拉力賽’樣充滿大小不一的坑洞
對各種車輛造成的損害也是比別的地方嚴重
會不會因此這些輪組水土不服
看了一位車友的回文才發現果然路況和使用才是問題所在
較可能的原因是一般車友並不是職業選手
兩者的操駕方式完全不同
選手在下坡時可以忍受較高速度下滑而不會頻頻
使用煞車造成輪圈過熱爆框
也不會速度過快遇到坑洞來不急閃
當遇到坑洞的頻率及過熱的次數是選手的倍數時
輪組也提早夭折
其實覺得越貴的輪組在使用上反而要更小心
因為為了輕量化
將一般32或28根幅條的輪組
縮減為24或20根
每根幅條的負重大為增加
所以在經過較大的坑洞時還是要稍微避一下
還有如果有問題的話
第一時間找原店家處理也比較有保障
行文至此有一個有趣的想法
國內輪組廠可將新產品交給國內一般自行車民眾測試
如能通過台灣嚴酷的道路和一般民眾技術的考驗
相信到國外何處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iwasafool wrote:
說不定優.....M...(恕刪)
基本上台灣車友應該是富有的
因為大家騎的都是比賽用的輪子
而並不是練習用的輪子
基本上我並不了解輪組商給的輪子
是不是平時在練車時就在騎
(大概lw不會是)
但是我的理解
比賽用車就是比賽時騎
選手在沒有比賽時
騎的是別的車子
就象很多選手的練習車有可能是鈦車一樣
因為這樣才經得起操
所謂的好的輪組不一定指的是耐用度高
就象MAVIC設計這些輪子時
它是考慮輕量化,所以用輕量化的快拆一樣
當然這也不意味這樣的輪組在正常騎乘下很容易壞
我有一個同事,他用的就是MAVIC SL
每個星期它少說要做三二次的長距騎乘
而且每次的距離至少也有一百五十公里
但是這一年多下來也沒有壞過
只有一次前輪一些偏
拿到印地安送修
回來之後騎到現在沒有任何問題
對於輪組商而言,正常騎乘之下偏擺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他們對於動輒會偏是不理解的
它心裡所想的可能是----你是怎麼騎的
因為包括LW在內----強調的都是正常騎乘下的損傷
小弟原本以為快拆這異音應該是小小的問題....(因為2家店家都說正常現象)
但是雲豹卻是當成大問題在處理...而且處理速度之快.不是1個月或是2個禮拜...只有2天
就把這一般視為正常現象異音問題給搞定...此時心理真是有一股莫名感動......
感動原因是如果今天不是選擇雲豹.而是其他大廠牌.得到結果應該也是..這是正常現象....
很多人應該受不了時.在花錢去買一組快拆.因為小弟當初也這麼想....(小朋友又出走一次.).
雖然雲豹公司是以車架生產為主.對於成車上任何零件都好像是自己生產一樣.負責到底...
對於雲豹小弟只有一句話可以形容..........
就甘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