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臨港自行車道



geminirie wrote:
這是肯定的狀況 但是都是GIOS的車友 良心建議你不要迷思在重量這兩個字上面
你如果有機會去注意環法賽選手的車 其實比起輕量 他們更注重的是"強度"
要弄出怪物等級的輕量車 對於這些一級職業車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但是你去考究 其實7.3 7.5的車還是有
這原因不是在他們疏忽了或是不介意 而是像這類高強度的比賽 多輕了200公克不會比強度拉高一倍重要
我自己有一台1982年的GIOS AERODYNAMIC 不含水壺空車就重達9.8公斤
另外還有一台BH G4 如果上板輪的話印象中6.8公斤不是問題
但是我要實際的跟你說 兩台車騎起來 除了陡坡我覺得GIOS重量有影響之外 其它完全不遜色
尤其在續航力等等 一日超過150K以上 GIOS反而好騎很多
而且我當初因為美觀比例讓GIOS是裝53/39標準盤 11-23的飛輪
我覺得這個才是比較大影像的問題 不一定是多重了快3公斤才讓我騎起來比較吃力
很難讓你快速了解我的經驗 但是當我組起來一台6.8公斤的G4的時候 我騎了這陣子才發現
幸好我還有一台可以玩味的老鋼管 那種感受跟氣氛 絕對不是酷炫的碳纖車架可以比擬的
我組過幾台車 深深有一個心得 就是車子最高的藝術是在於整體性 跟車主的人車一體的整體性
千萬不要流於盲從輕量化 尤其在鋼管車上面 這是沒多大效果的舉動
鋼管車的美是在於他的鋼材在騎乘者節奏上的韻律感 那種感覺跟騎死硬的碳纖車架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