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公路車該買框煞or碟煞?

把N年前登山車的碟煞移植到公路車就是求新求變了,口才還真好💯,還有一群人每年都把它講的跟什麼高科技一樣
june-sue

tsuyao 怕賺不到錢錢嗎

2022-06-25 18:17
tsuyao
tsuyao 樓主

  june-sue 如果市場沒吸引人的新產品,手上舊產品又用不壞,廠商應該是會擔心賺不到錢錢

2022-06-25 19:32
框煞碟煞之爭會變成各自擁護者爭論不休的月經文
反正青菜蘿蔔就各取所需吧,我兩種都有,但我較偏愛框煞
tsuyao wrote:
再次將傳統C夾車的優點傳揚出來,給要買新車的人一些參考(恕刪)
???


先不論外觀(有人喜歡碟煞的沉穩、有人喜歡C夾的俐落)。


C夾優點:較輕、較便宜、更換剎車皮較容易、維護較容易
C夾缺點:手感影響剎車的力道非線性,而是由輕到某一程度後突然加劇。制動性較差:
晴天:鋁框的剎車力度近似線拉油碟(請參考樓主分享的可利呼的影片),碳框稍弱且怕燒框
雨天:鋁框的剎車力度大概只剩一半不到,碳框大概只剩下兩成左右的剎車力,怕。


碟煞優點:剎車力度較強、剎車手感較好、雨天剎車較C夾安全,剎車不受碳/鋁框影響。
碟煞缺點:較重、較昂貴、更換來令片較困難、維護較困難、會蹭碟且容易發出異音。
雨天剎車至少都有晴天剎車的六成以上的表現,而且不受限於輪組是鋁框還是碳框。
因為碟煞剎車的地方在於碟盤,而非C夾剎車於輪組本體上,所以可以安心選用碳框

當然你要篤定自己雨天不出車下雨就牽車,C夾車用碳框也無所謂,相對而言較危險罷了。


以目前的市場走向來說,C夾慢慢被主流市場(碟煞)給淘汰。
C夾剎車皮大概不會斷貨,看看V夾剎車皮至今仍存在。
現在還是能買得到C夾輪組,就算沒有也可以找手編師傅來客製輪組。

喜歡的車款只出碟煞沒有C夾?多花點錢請車廠客製啊
拉拉補給讚 wrote:
???先不論外觀(有...(恕刪)

感謝#63樓的整理!

講到碟煞,我個人是只想到油壓碟煞,不知道大廠小廠的全油壓碟煞的入門車起價是多少?其他規格都同樣的情況,跟C夾價差有多少?
拉拉補給讚

TCR AD2 kom的碟煞框煞價差1萬6給你參考

2022-06-25 12:22
tsuyao
tsuyao 樓主

油壓碟煞一台要5,6萬起跳的話,確實....

2022-06-25 19:44
我也跳槽碟煞了,說真的! 要能接受重量差異快1kg的事實,真的比較重。

還有超長下坡碟盤發熱,會發出摩擦聲好一陣子才會恢復,不過能用碳框用力煞車就是爽!
也不用擔心會影響到框體壽命。

如果沒有要體驗28C以上寬胎的話,其實C夾也夠用了。
若C夾能開放使用到32C,我想我應該也不會這麼想換碟煞就是了!!
寬胎真的舒服非常多,影響比車架材料還明顯。
eric62

目前出到28c以上的成車還是比較少吧,先繼續等看看等不缺貨時廠商推怎樣的產品

2022-06-25 13:44
這兩個週末我都在陽明山仰德大道

看到往來的公路車 大部分車子等級都還不錯

大致算一算 70%還是c煞 少於30%是碟煞

而且好幾台碟煞是電輔

奇怪...沒感覺框煞要被淘汰了
cyprid

我這兩天外騎也是看到公路車c夾和25c爲主

2022-06-26 13:48
june-sue

luftbubi 所以你是廠商?

2022-06-26 18:28
TONY1978 wrote:
這兩個週末我都在陽明(恕刪)


河濱最大宗的不會是碟煞或是C煞是UB的羅拉剎車,聽說剎車又利又耐用




第二多的大概是V煞~~小折通勤車都是
今日有出車,土城~八里吃早餐
我真的不挑車不挑裝備~~框煞萬歲




土城加藤鷹
cyprid wrote:
碟剎的好處就是可以裝寬胎(v夾也可以啦),寬胎的抓地力好,才配得上碟剎優異的制動力。我肥宅上坡都輸人,但下坡可以搶kom,最喜歡就是碟剎寬胎這個組合。寬胎低壓才是未來,廠商也在推,是趨勢哦,你各位公路車為什麼不裝 32c打70胎壓?

事實上從公路車胎進入寬世代以來至今的世界三大賽冠軍
包含單站冠軍、總冠軍、爬坡王、衝刺王
站上凸台的選手,戰駒都是配備25mm胎
確實也有個別選手用過28mm胎,但從來沒有站過凸台

原因再明顯不過
車輪最外圈對於驅動影響極鉅,而寬胎太重了
車輪最外圈相比車上其他部位重量對驅動的影響力,絕對是1:10以上
也就是你兩輪加起來重個50公克,等於車上多半公斤以上
短程的話,這重量微不足道
但世界三大賽單站平均里程150~200KM上下,這半公斤的重量就變得極為致命

廠商對25mm以上的寬胎推銷,只是要賣新車架的謊言而已
在職業競速領域裡, 依舊是窄胎稱霸
jcchiou

deleted

2022-06-25 19:53
cyprid

大部分的人都沒在比賽啊。話説pogacar最近在環斯洛維尼亞賽下坡輪胎打滑罵 fxxk these tires 呵呵。25c一級胎,碟煞車,髮夾彎煞得住但輪胎抓不住

2022-06-26 13:41
怨念聚合體 wrote:
事實上從公路車胎進入...(恕刪)


再次借用可利呼大大的影片,來比較寬胎細胎哪個快?這部影片說的很清楚,應該大部分的人都看過了吧?我自己就看了好幾次。
https://youtu.be/yHhjCnJ1-7I

職業選手要加速衝線,細胎重量輕帶動快還是首選;而寬胎低壓的舒適度與穩定性,對不比賽的休閒組比較友善。
當然不同輪胎的廠牌及型號,對於速度、抓地力、舒適度都有影響,不是單單只看粗細。

車胎愈寬愈重,胎壓愈低,滾動起來真圓度愈低,對速度跟省力來說絕對不是好事

只是對有腿力或已經習慣的人可能影響不那麽大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