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太誇張了

其實有公式的
好像是跨高X0.875 左右
然後再調+-1cm 內,當然也要調座墊前後位置
andeschau wrote:
其實有公式的好像是跨...(恕刪)

量跨高,用公式計算坐高,這個已經被證實是極不準確的方式,僅供參考。我知道的係數,就有10組。也沒考慮大小腿骨比例還有setback……參考就好。
andeschau wrote:
其實有公式的好像是跨...(恕刪)


我有查公式 最高有×0.92到0.883 都有 只是我沒看到有要喬座墊
這都是+-1cm 內吧
audia4b8 wrote:
其實propel也可以選s啦....只是會下來卡蛋而已!挖鼻孔

STANDOVER HEIGHT 76.7 Centimeters,我赤腳跨高84,是我誤會什麼嗎?



Deo Lo wrote:
你覺得(以為)TCR跟PROPEL是同樣的車架幾何?

官網寫的TCR AD2 幾何 跟 PROPEL SLR1幾乎快要一樣,後者Stack比較低
我才

Stack比較低的車架,選XS,是想讓使用者趴到死嗎?


jirray wrote:
管網寫的TCR AD2...(恕刪)


這點 我也覺得很疑惑

有些人說 TCR 跟 PROPEL 幾何是一樣的

有些人說不是 到底是還是不是
京鶴 wrote:
這點 我也覺得很疑惑
有些人說 TCR 跟 PROPEL 幾何是一樣的
有些人說不是 到底是還是不是


請參考 國際版官網
http://www.giant-bicycles.com/en-in/
這邊的話,各車種有幾何數據


如果覺得官網不夠精準的話,可以參考slowtwitch網站上資料庫上的資料

jirray wrote:
我覺得Giant的...(恕刪)


看你要求的標準到那邊了

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台灣G牌就是賣的多
賣的幾乎也都是是成車
只給車架的size代號...xs/s/m/ml
很多人直覺就是會用G牌的車架
去判斷這台車架的大小
還有適合的跨高
頂多再加個上管長度去計算
結果放到別的品牌就出錯了

結論還是你的標準要到什麼樣的程度
要很好,成車要達標的機率會剛好是你運氣好
要勘用,G牌這套也不會不及格
畢竟一開始就被成車和尺寸選擇不多這類的條件限制了
更何況那麼多品牌的車架
幾何和size的定義跟本和G牌不同
再加上龍頭座管曲柄這些搭配上的變化
更證明了不可能用一個公式就能面面俱到的

前幾樓也有人提到重點
人是很大的因素
每個人的身體素質跟騎乘強度是不同的
最專業的fitting也只能照一個準則去做
但不代表你能負荷這個值
最終還是要偏向你的個人感受去微調的

在台灣...消費者選擇店家的考慮條件
價格大多是排在專業前面的
樓主算是個特例
不過也還好他沒因為這樣的情況
而造成運動傷害
還有機會再重新來過





今年的2016 TCR adv 改了款才有明顯幾何不同好嗎?

Propel 都2年前設計的了,有去比較舊的TCR Adv 車架幾何嗎?
還在用數據算座高嗎?算出來有極大的機會是不準的,
光是椅子的前後就會影響高度了,還有龍頭高低,長短
這些,都會影響騎姿的正確與否,之前還有人說fitting不重要,只要能騎就好,這種言論實在是……

看過幾個常見的錯誤:
1,為了加大座艙空間,把椅子往後移

2,覺得腰酸背痛,座艙空間好像太大,手酸手麻,
更換短龍頭,或是龍頭上移,身體更挺,自以為舒服,
時間或是距離一拉長,問題沒解決,反而更大,
再縮短或上移龍頭,惡性循環

我發現這些自以為聰明的人還不少,最後騎姿就變下面
這樣的暴龍騎姿:



這種騎姿在登山或平把是ok的,但在公路車上是ko的,
我身邊就有人是這種情形,他換了短龍頭,覺得手不酸了,
就教人家換短龍頭,結果10公分,9公分,8公分的一直
換一直縮,最後變一群暴龍,然後騎一下就手麻,
就腰酸,還以為是車子買太大,還打算繼續縮……

fitting其實沒那麼玄也沒那麼難,你只要問對人就可以了,
再不然就花錢解決也是一個辦法,最怕就是問錯人,
或是自做聰明的亂調一通!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