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公路車遇到超陡下坡......

嘉裕阿澄 wrote:
圖片來囉,我是騎帥不騎快,....這是很極端很穩固的下坡方式

嘉裕阿澄大大的車衣還真多件!
【單車俱樂部】第15期(2010.12)P86~P89 的檀拓磨教練MTB登山車騎乘教室也有類似的動作,不過他是登山車跳躍障礙物的高難度動作。

做嘉裕阿澄大大的姿勢,柔軟度要很好,對嗎?
嘉裕阿澄平常有做瑜珈嗎?

小聲地好奇問一下,嘉裕阿澄大大是在嘉裕西服上班嗎?


嘉裕阿澄 wrote:
基本上下坡都在70以下,大多沒超過60

這心臟要很強才行,身為休閒騎的假日騎士,還是以緩坡+平路就好。


Stallings wrote:

有帥有帥

Stallings 大大也要PO照比帥才行喔!


ccckai wrote:
請問是這樣下坡嗎?

Stallings wrote:
我是這樣

請問
這是基本款的下坡剎車姿勢嗎?
(PS: 引言功能要如何連同照片一起引用? 如ccckai大大所放的騎姿照片)
角度問題嗎? ccckai大大所放的騎姿照片,好像是上坡路段?


KPS8133 wrote:
我騎登山車,遇到像北投青春嶺路,怕煞車爆掉,還是乖乖下來牽車。

ME TOO
不過,不知 KPS8133的登山車是碟煞、還是V夾?
如果是碟煞,應該較少爆掉可能吧?
【麵包超人】 wrote:
這是基本款的下坡剎車姿勢嗎?
算是有打算騎快的話的基本功
這樣才會穩
重心低、風阻小,相對較好操控
以我的經驗,其實這樣不會很累耶

【麵包超人】 wrote:
Stallings 大大也要PO照比帥才行喔!

不好啦,小的生性低調靦腆
你也是中部人,有緣自會相見,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Stallings wrote:
不好啦,小的生性低調靦腆
你也是中部人,有緣自會相見,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Stallings大大笑的太大聲了吧。
笑的如此大聲...莫非我們見過面?

在下的速度只能看見Stallings大大的尾燈,難以一賭Stallings大大帥姿阿!!
【麵包超人】 wrote:
莫非我們見過面?
我怎麼知道

【麵包超人】 wrote:
引言功能要如何連同照片一起引用?
自己寫碼就好啦

Stallings wrote:
自己寫碼就好啦


下次試試看

Stallings wrote:
...(恕刪)基本功
這樣才會穩
重心低、風阻小,相對較好操控
以我的經驗,其實這樣不會很累耶

在01經常聽到假日騎士這個名詞,Stallings大大除了假日之外,平日也會騎上個10 KM 嗎?
Stallings大大練就好技術,和騎乘時間相關嗎?

下陡坡需要用到全罩式安全帽(MTB登山車專用)嗎?
(一般安全帽還是怕怕,環化賽的事件有陰影)


之前01有多次討論帖PO的-- 【公路車這樣騎~ 超強】2分26秒~50秒處的下坡太陡,男主角還翹輪,好危險


【麵包超人】 wrote:
下次試試看在01經常...(恕刪)
不用啦
但是安全帽要戴好就是
想像一下,如果有人從後腦巴你一下,你的安全帽會不會移位
會的話,你要重新調整帶子

我剛從登山車轉到公路車時也是騎得七葷八素的
但我覺得這樣不行
哪有下個緩坡,速度超過 35 就嚇得要死的道理
那我就在安全的路段做了很多的練習和實驗,也實際上路去接受各種挑戰
你跟他搏鬥久了,自然就不怕了
我也非常頻繁的在調整車子,看看怎樣才會好操控,又持久,又不會有恐懼感
當時書店裡有很多日本來的雜誌和書籍,我也看了很多,收穫不少

我平日一趟騎 30 km,以平路和緩坡為主
頻率不一定,有時候天天騎,也有時候連續好幾天都沒騎
我幾個月前很喜歡繞清泉崗,天天去跑,一趟 36 km,那陣子真是變態
路線
Stallings wrote:
不用啦
但是安全帽要戴好就是
想像一下,如果有人從後腦巴你一下,你的安全帽會不會移位
會的話,你要重新調整帶子

嗯~多謝指點。

Stallings wrote:
我剛從登山車轉到公路車時也是騎得七葷八素的
但我覺得這樣不行
哪有下個緩坡,速度超過 35 就嚇得要死的道理

在我看了奧運登山車賽、【單車俱樂部】檀拓磨登山車教室之後,覺得登山車也有學問呢!!
奧運登山賽是直接下30~45%的岩塊路段,也有選手下彎道摔車又站起來,賽道也很小條。
而檀拓磨登山車教室的教材有的是林道,林道的樹葉附蓋、又有水道,難度超高,登山選手(玩家)才能駕輕就熟。
另一項是奧運小徑輪障礙賽,要飛越、跳躍、抽車加速,技術性不遜於公路車。

令人好奇的是,香港沒登山賽道的環境吧? 香港在奧運登山賽也有選手入決賽,雖然排名3~40名(好像在日本選手之後進終點站),但也可見他們香港地區的運動風氣不輸台灣!!
台灣在經濟、文化、運動方面的成長...四小龍之中,快敬陪末坐了。(懷念台灣錢淹腳目的美好70年代)

Stallings wrote:
那我就在安全的路段做了很多的練習和實驗,也實際上路去接受各種挑戰
你跟他搏鬥久了,自然就不怕了
我也非常頻繁的在調整車子,看看怎樣才會好操控,又持久,又不會有恐懼感

Stallings有一起走過成長的車友(現實狀態、非論壇社群)嗎?
看起來Stallings大大也歷經很多的練習和實驗。

Stallings wrote:
當時書店裡有很多日本來的雜誌和書籍,我也看了很多,收穫不少

在台灣,運動的相關書籍(運動生理學、重量訓練、棒球、游泳、單車、慢跑、三鐵),大多是翻譯歐美、日本的國際中文版圖書,台灣本土著作較少。

Stallings wrote:
我平日一趟騎 30 km,以平路和緩坡為主
頻率不一定,有時候天天騎,也有時候連續好幾天都沒騎
我幾個月前很喜歡繞清泉崗,天天去跑,一趟 36 km,那陣子真是變態

Stallings大大住在西台中?
在下常騎潭雅神自行車道,有繞過清泉崗。
有幸約騎OR巧遇,親自遇見Stallings大大,必然收穫更多!!!
【麵包超人】 wrote:
嗯~多謝指點。在我看...(恕刪)
照理說登山車是應該要很有學問的
但在台灣登山車是拿來逛街用的
我以前也是這樣

我曾經有跟團
當自己獨騎累積了一定的經驗後,跟團是很好的,讓我進步滿多
只是我總覺得這一團怎麼好像越騎越快 @@
騎得又快又遠
漸漸的我覺得我越來越跟不上了,就又回到自己騎的日子

有條線跑起來也不錯,緩上,夠長,繞圈也可以,冬天風大,是條很好玩的路線
路線
PS 反方向騎則適合衝速度
【麵包超人】 wrote:
嗯~多謝指點。在我看...(恕刪)


我也住台中耶, 騎大坑較多..

禮拜三晚上十點我還去騎中正露營區,
有點可怕...

公路車不要騎自行車道比較好,
危險.

去騎一些小爬坡比較能練
小弟很懶惰,沒練過瑜珈,學生時代有睡前拉筋的習慣,拉開後就算現在荒廢也不至於太差。

另外我家的店在彰化員林經銷嘉裕的西裝喔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