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

zgundam20010329 wrote:
我原本是在談 S 系列的幾何啊!
在談此系列的設計目的啊!不是在談車架重量啊 ……

zgundam20010329 wrote:
沒差的,任何車架幾何只是笑話來,
是廠方用來騙人的技倆而已!精明的 01 車友才不會上當!
所以我堅決支持樓主買 TT 車架來爬武嶺,
更必要配搭前 808 後 1080 的 zipp 板輪。
正所謂"輸人不輸陣嘛!

大哥,您同一篇討論,前文不對後文,還自打嘴巴......??
若是真的看穿R系列與R系列,兩系列車架幾何上的差異,
拜託幫個忙分享一下,小弟我很想知道其中的差異.
因為我看來看去都看不出來有啥"決定性and明顯性的差異".

另外回到樓主問題的部分.....
大齒盤FSA K-Force BBright,50/34.
FSA大盤,這牌子的風評.......恩.......
我個人最推薦shimano大盤,不然ROTOR大盤也很好.
(ROTOR有不是橢圓的大盤,大盤腿很硬,讚)

前變SRAM Red
sram red前變的效率,眾所皆知的.....沒那麼好.
尤其是在ct盤(50-34T)上的表現,
若非要整台車都是red,換別的前變性能會好很多.

座墊fi’zik Arione Black Suede.
座墊基本上要看車主自己的屁股,非常個人化.
建議是買車前多試坐幾張看看,免得坐起來不舒服.

wildslugger wrote:
=> 完成贊同...(恕刪)

==> 1. 喜歡Cervelo S5為速度而生的車架. 這會讓我想起高中時騎的第一輛公路車,不自量力的跟摩托車
車在台北橋上衝刺比快那種熱血
然而現在雖然沒有這樣的腿力,但是擁有環法一級名駒,滿足中年男子內心小小的虛榮則是主因.
2. dura ace c24, 這個我會記下來,謝謝你的意見
303肯定是我的第一組板輪, 另外可能再加買其他的輪組視情況使用



其實Giant TCR 也是環法一級名駒,真的要弄的話,TCR到組到頂,200k還弄不下來,只是這組合變化可以很大,所以才會建議您先試這車架(便宜好用耐操!這車架幾何十幾年沒什麼變化!),公路車不像登山車或小折,隨便騎都行,隨著騎乘時間變多,您的騎姿也會有變化!不要想說買一台就夠了!我當初也是這樣想,每一台都是最後一台,一轉眼就五台了!先入門,過一陣子再進階,真的比較好,玩車子跟玩相機一樣,也是"錢井深",而且不見底

2.303要用的話,第一組輪組不建議用管胎版的,因為煞車面是碳纖面的,要用軟木塞的煞車皮,真的上武嶺,下山就用完了!消耗量很大!最好買碳包鋁邊的框,有一定的輕量,不挑煞車皮,比較實用!再說,有這預算也可以考慮MAD FIBBER,評價還不錯,zipp比較針對比賽方面使用,但我們是一般人,沒廠商贊助,挑實用一點比較好,我自己是用Mavic slr 框高40,我覺得就很夠了!

一點想法,提供參考,有講錯的,也請其他車友更正!


teddywl wrote:
==> 1. ...(恕刪)


鋁邊碳板可以不用買了,大概就是多重300g,真的要騎碳纖維輪,就是管胎,
不然你享受不到輕量、路感。

下坡煞車的問題,我是覺得跟個人技巧有關,我兩組碳纖維輪也騎了好幾千了,
煞車用法也沒特別注意過,框還是頭好壯壯。(雨天比較傷,因為泥沙)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teddywl wrote:
==> 1. ...(恕刪)


記普的碳纖版輪很耐用的

買鋁邊碳框除了C24以外的選擇跟浪費錢沒什麼兩樣。

請勿妖魔化管呔及碳纖版輪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ddar白馬 wrote:
大哥,您同一...(恕刪)



你看不明我想表達甚麼就算了,就當我精神分裂吧!亦不再回此貼了 …… 祝樓主買到合意的車架,快樂騎車

danny07 wrote:
橢圓的是大盤不是輪組...(恕刪)

因為橢圓盤原理是用"齒比"滑過上下死點~迴轉自然會提高阿!但是並不是沒有用到其他肌肉群!
齒盤是人力帶動~~沒有善加利用特性~只會更快無力!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習慣橢圓盤~請樓主考慮清楚~

zgundam20010329 wrote:
你看不明我想表達甚麼...(恕刪)


我還滿期待「你所不知道的幾何秘密」說...

後鏈支長、座管角、BB Drop、上管長、頭管長、頭管角、前叉Rake的
秘密在哪,什麼是「爬坡幾何」?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Lionlin wrote:
我還滿期待「你所不知...(恕刪)


So am I..........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zgundam20010329 wrote:
你看不明我想表達甚麼就算了,就當我精神分裂吧!
亦不再回此貼了 …… 祝樓主買到合意的車架,快樂騎車

大哥,您這樣話說一半,是要吊大家胃口嗎??
好奇心被打開了,不滿足很難高興勒.
Lionlin wrote:
我還滿期待「你所不知道的幾何秘密」說...
後鏈支長、座管角、BB Drop、上管長、頭管長、頭管角、前叉Rake的
秘密在哪,什麼是「爬坡幾何」?

都是lion車友啦~
高手都不分享了.
Arbicool wrote:
So am I..........

cervelo的車架幾何特點,就是全系列都搞73度的立管角.
(除部份最小size的車架之外)
車主只要搞定踩踏部分的設定,
上半身可以按自己需求選擇車架大小.

一般車架,size越小,立管角越大.
刻意騎小size,
重心易往前移,且踩踏部分的調整空間會變小.

cervelo則不會有這種狀況.
所以若單純談有利爬坡幾何,
cervelo車架是不會和立管角扯上關係.
只剩下頭管長(高低差),上管長.....

爬坡技巧與方式每個人習慣的方式都不一樣,
有人喜歡往前坐,有人則喜歡往後坐.....
這就會影響到選擇車架幾何的方向,很難說有固定的方向.
所以和我說一般市售公路車有爬坡幾何......我都笑笑就算了.

若真的有爬坡幾何,那請問這台車平路是要吃屎嗎??

很歡迎zgundam20010329說出自己的看法,挑戰本人.
只要能有具體的說明,小弟絕對願意虛心求教.
樓上的說得好精采阿
厲害厲害~要不要教大家一些東西阿
哈哈哈哈哈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