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便宜又好用的手編輪

山姆叔叔3746 wrote:
唉~我的BMC是全碳...(恕刪)

確實如此~剛忘記提~早年BMC鋁車一樣於各接管使用車超大CNC接頭又五通再加翼板補強~是硬上加硬超級硬

又碳車呢~當然得維持BMC的一貫傳統,~直到這兩年新款車接頭型式變秀氣了,但他們開出來的規格要求還是剛性剛性剛性~所以~再編個管胎板輪慰勞自己吧^^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jay18 wrote:
確實如此~剛忘記提~...(恕刪)



SLR已經是B家軍裡頭算有Q感的車架了....
但配上R0 小弟我還是吃不消....

離題了 大夥請繼續~
挖洗"山姆叔叔"啦...
似乎沒有的樣子,改天湊個四大廠牌拍一下看看

我的印象中,就一根的狀況也沒有彎彎的
山姆叔叔3746 wrote:
個人認為手編輪.....不是絕對的硬或高張力就是強......(個人相信物極必反)
滿足每一個不同車主的需求才是好......


不能同意你更多
每個人要的不一樣
騎車的方式也不一樣
就好像胎壓
剛開始裝Open Corsa Evo CX的時候傻傻地用力給它打到上限145psi
然後發現台灣的路面品質打這種胎壓根本是和自己過不去
最後慢慢抓到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抓地與舒適兼顧的115psi

手編輪實在也沒什麼神話
原理與特性就那些
有錢有閒就慢慢摸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組合
至於廠編輪嘛......大家看看這一篇
說穿了廠商也是為了賺錢在比誰會吹噓
懂一些基本的物理學和力學就不難戳穿他們的牛皮
(尤其某些說得跟什麼一樣的特殊設計 要吐還真有得吐)
Colles的窩:摳攝影CoFoTo http://www.cofoto.tw/
每一個人的分享會隨著境界而有所不同,當然它也未必會知道他分享的是錯的
至於零一本來就是商業網站,來這裡登廣告的大家大概心裡也有數
至於有能力分辨別人的是廣告或者多少可信度當然很好,但是如果還沒有能力分辦其實也是沒辦法的事
所以劉大師,你換個帳號上來告訴大家神喻啦…

你不是說這帳號是車友去你家借你的電腦上01?

還是你的車友跟你文筆一模一樣?

sax2266 wrote:
每一個人的分享會隨著...(恕刪)

sax2266 wrote:
每一個人的分享會隨著境界而有所不同,當然它也未必會知道他分享的是錯的
至於零一本來就是商業網站,來這裡登廣告的大家大概心裡也有數
至於有能力分辨別人的是廣告或者多少可信度當然很好,但是如果還沒有能力分辦其實也是沒辦法的事

Colles的討論與文章,
小弟也曾在其他車友的部落格看過,確實不是什麼店家。
商業網站模式,是資本主義下對於永續發展的手段之一。
商業行為普遍存在,不用排斥。
但令人感到不齒的,是那些"真販賣假分享"的人。

老王賣瓜,自賣自誇,OK的。
但是老王誇瓜,卻沒說自己賣瓜呢???
當真分享,不用遮遮掩掩,何必在乎是否是店家or網路寫手。
只怕事先前裝車友,後來變成利益當事人,不夠坦白。
而現在資訊很多,分辨正確資訊比吸收資訊更重要。
小弟若是有誤,也請大家指導,絕不會硬凹。
Colles wrote:
手編輪實在也沒什麼神話
原理與特性就那些
有錢有閒就慢慢摸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組合
至於廠編輪嘛......大家看看這一篇吧
說穿了廠商也是為了賺錢在比誰會吹噓
懂一些基本的物理學和力學就不難戳穿他們的牛皮

先前在其他討論中,有談過"剛性的問題"。
車架剛性好,傳動紮實,加速快。
輪組也是一樣,剛性好,力量不流失,全部變成速度。
好笑的是,剛性好的東西,可以讓車友在"短時間"體會到他們的好處。
但剛性好,同時可能意味著"舒適度的犧牲"。
舒適度這種東西,沒有連續騎上4~5個小時or上百公里,很難斷定。
一般看似專業的車友測試文,很少把距離拉這麼長的。
讓舒適度的優點,很難呈現。

手編輪的剛性,主要還是材料的選擇。
編工上,張力拉高,剛性都會有好的表現。
我曾經使用一組前輪張力1100N的手編輪,
下觀音山真讓我癲到飛天,下巴都快震飛。
後來降低至900N,就舒適很多。

以鋁框來說,張力不夠,結構剛性差。
前輪高速操控上,恐怕會有遲滯。
後輪傳動效率不佳,加速反應慢,重踩反應差。
若張力太高......
前輪癲,對於路面反應很快,舒適度不佳。
後輪雖然加速反應快,但這種高剛性的輪子,
萬一有碰撞or偏擺,要修正也難,可能會導致輪組的壽命變差。

對於一些腿力驚人,體重有份量的朋友,張力拉高一點比較可行。
喜歡輕鬆騎,著重舒適度,張力真的不用太高,夠就好。
什麼是足夠的張力,這個要仰賴編輪師與車主的討論了。
ddar白馬 wrote:
編工上,張力拉高,剛性都會有好的表現。...(恕刪)

這應該只有縱向剛性有提升, 橫向應該是於事無補
很多高檔輪組幅條都沒什麼張力, 但橫向剛性高的可怕
譬如R-sys就是, 騎過的人應該都會覺得此輪組很舒適, 認為是碳纖幅條的關係
但舒適來源僅是碳纖幅條這麼簡單而已嗎?
meridian wrote:
這應該只有縱向剛性有提升, 橫向應該是於事無補
很多高檔輪組幅條都沒什麼張力, 但橫向剛性高的可怕
譬如R-sys就是, 騎過的人應該都會覺得此輪組很舒適, 認為是碳纖幅條的關係
但舒適來源僅是碳纖幅條這麼簡單而已嗎?

都說是"手編輪"了,
這時再拿"工廠輪組"進來談,談不完。

工廠輪組在設計時,
並不是以花鼓and幅條(鋼絲)and輪圈,3者分別考慮的。
真正的工廠輪組設計,是所有零件看成一個整體來設計。
為了達到設計的效果,零件大多採用特規,互相配合。

而手編輪的規格,基本上已經是通用的。
就通用規格裡,各零件"分別互相搭配",而不是"整體考量配合"。
所以當你買了一組"工廠輪組",
但輪組上的零件,是可以買的到的手編輪通用規格......
這頂多是一組工廠掛保證的"手編輪"。(廠編輪)

R-sys是工廠輪組,零件都是特規,不能"完全"用手編輪的方式去看待。

再來,手編輪張力,是否和"橫向剛性"有關??
只要是編法有鋼絲交疊,當然有關~!!!!(如2交叉,3交叉)
橫向剛性,當車手劇烈抽車or高速過灣......這些都有影響。
很多張力不夠的手編輪,鋼絲交疊處容易摩擦產生異音。(尤其在抽車時)
這表示交疊的2支鋼絲都有承受力量。
張力不夠,支撐不住這力量,摩擦異聲就跑出來。
若張力足,稱的住,當然不會有異聲。

高速下過灣,最怕壓車時輪組軟腳。
張力不夠的手編輪,壓車下去就是給你輕飄飄。

Colles wrote:
不能同意你更多每個人..至於廠編輪嘛......大家看看這一篇吧
.(恕刪)


廣告是很花錢的
請一個菜一鄰一年3000萬,但是CUXI可以賣很多台,還可以提高價格賣

某些材料國外是有比較好一些,不知道是因為成本問題,還是台灣技術還沒到
BLOG http://mpsevo.blogspot.tw/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