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叔叔3746 wrote:
唉~我的BMC是全碳...(恕刪)
確實如此~剛忘記提~早年BMC鋁車一樣於各接管使用車超大CNC接頭又五通再加翼板補強~是硬上加硬超級硬
又碳車呢~當然得維持BMC的一貫傳統,~直到這兩年新款車接頭型式變秀氣了,但他們開出來的規格要求還是剛性剛性剛性~所以~再編個管胎板輪慰勞自己吧^^
山姆叔叔3746 wrote:
個人認為手編輪.....不是絕對的硬或高張力就是強......(個人相信物極必反)
滿足每一個不同車主的需求才是好......
sax2266 wrote:
每一個人的分享會隨著境界而有所不同,當然它也未必會知道他分享的是錯的
至於零一本來就是商業網站,來這裡登廣告的大家大概心裡也有數
至於有能力分辨別人的是廣告或者多少可信度當然很好,但是如果還沒有能力分辦其實也是沒辦法的事
Colles wrote:
手編輪實在也沒什麼神話
原理與特性就那些
有錢有閒就慢慢摸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組合
至於廠編輪嘛......大家看看這一篇吧
說穿了廠商也是為了賺錢在比誰會吹噓
懂一些基本的物理學和力學就不難戳穿他們的牛皮
meridian wrote:
這應該只有縱向剛性有提升, 橫向應該是於事無補
很多高檔輪組幅條都沒什麼張力, 但橫向剛性高的可怕
譬如R-sys就是, 騎過的人應該都會覺得此輪組很舒適, 認為是碳纖幅條的關係
但舒適來源僅是碳纖幅條這麼簡單而已嗎?